•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共享经济在中国:落地生根,扬帆出海

发布时间:2018-12-16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共享经济在中国:落地生根,扬帆出海

共享经济在中国:落地生根,扬帆出海

7月18日,武汉协和医院设置了20辆可以租用的共享轮椅。图/视觉中国

共享经济在中国:落地生根,扬帆出海

  2018年6月,滴滴正式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推出快车业务。中国滴滴司机陆健(音译)正在打开手机上的滴滴软件。图/视觉中国

共享经济在中国:落地生根,扬帆出海

  改革物语

  2015年年底,第一辆手工打造的摩拜样车在江苏的一家工厂里诞生。

  2017年冬至的第二天,在首都机场工作的曹翊接了一个特殊的滴滴顺风车单。

  下单的是位50岁左右的阿姨,住在首都机场南边的居民区。前一天,她在天津上大学的女儿在朋友圈抱怨,冬至没吃上饺子。这位母亲坐不住了,第二天大清早起来,和面、擀皮儿、剁馅儿……她准备搭个滴滴顺风车去天津,给女儿送饺子。

  没想到,阿姨家里临时有事,去不成了。她问曹翊能不能替她把饺子交到女儿手里,“我那时刚当爸爸,刚能体会到儿行千里母担忧,所以就答应了下来。”

  女孩从曹翊手里接过蓝色的塑料保温盒,打开一看,妈妈亲手包的饺子香扑鼻而来。“她当时眼眶就湿了。”

  曹翊送饺子的滴滴顺风车,是近几年蓬勃发展的共享经济业态之一。共享经济最注重的便是资源的整合及高效利用。

  在中国,共享经济出现的时间虽短,但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均呈井喷式上涨,迅速覆盖了出行、住宿、医疗、办公等诸多领域。普通人的生活,因此被改变。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共有190家共享经济平台获得投资,投资金额达到1159.56亿元。2017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52850亿元,较2016年的36750亿元增长了43.81%。

  应运而生,从出行开始

  6年前,程维从阿里辞职创业了。彼时,互联网行业早已巨头林立,而程维选择了出行这一细分领域作为起点。

  这源于他切身体会的痛点。在阿里工作时,他常奔波于北京杭州之间,有时打不到车差点误机;有时半夜才到机场,很久都等不到出租。不止是程维,打车难、出行不便是很多城市人的共同感受。与之相对,许多出租车却拉不到活,在街上空跑。

  那时,国外已经开始了共享经济模式,比如美国的网约车软件uber。但在国内,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共享经济”。

  程维也想到了网约车。如果能让打车连上互联网,通过网络建立乘客和司机之间的直接联系,或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滴滴出行就这样诞生了。

  作为中国最早的共享经济平台之一,推广之初,滴滴碰到的是硬件环境的壁垒。“那时候刚有智能手机,很贵,出租车司机不愿意装,也不知道装完了到底有没有用。”滴滴出行首席发展官李建华说,第一次合作上的突破是在昌平的一家小型出租车公司里。当地的中国移动为司机们赞助了70台智能手机。滴滴的第一个局面,就这样打开了。

  2014年初,滴滴成功接入微信支付。这成为它在几年间迅速走红的另一大助力。“当时预估订单增长20%就不错了,结果上线以后订单两周涨了50倍。”滴滴CTO张博说。

  此后,滴滴快速发展,业务范围不仅涵盖了出租车、快车、专车,还开辟了顺风车。顺风车是车主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将自己车上的闲置座位共享出去,邀请顺路者合乘。快车、专车、顺风车等业务的相继上线,让滴滴的共享出行版图不断扩大。

  短短6年后,滴滴平台已拥有5.5亿用户,平台每天完成订单3000万单。

  衣食住行遍地开花

  就在滴滴飞速发展的同时,其他业态的共享经济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几乎覆盖了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如共享服装租赁“衣二三”、共享民宿小猪短租、共享办公空间wework等等。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的生活很难完全绕开共享经济。

  29岁的张潇林是一名互联网公司的时尚白领,虽然衣柜满满,但“总是缺件衣服”。最近,她尝试着在“衣二三”租衣服。作为共享服装租赁平台,“衣二三”提供不同风格、不同尺码的服装和饰品。用户只需在平台上注册,并交纳少量费用,就可以尝试众多不同款式。

  张潇林在“衣二三”下的第一单是一件露背连衣裙和一套碎花雪纺裙,还有一对比较夸张的仿宝石耳饰,都是平时很少尝试的风格。“我买的一般都是职业装,租来的衣服出去玩儿的时候可以用。”与购买相比,租无疑是更划算的选择。

  今年起,王乐乐开始在“玩多多”上给自家孩子租玩具。“玩多多”和“衣二三”的模式差不多。王乐乐的儿子五岁多,家里的玩具早已堆积如山。她想让孩子多尝试新玩具,又不想太浪费,在小区妈妈群看到推荐后,很自然地“入了坑”。

  共享经济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让人们少花钱多办事,还有利于环境保护。

  2016年,在交通领域做了8年记者的李婷,突然被中韩两国不一样的天空触动了。那是在韩国釜山跨年后回国的飞机上,“在釜山上空的时候,就看到天特别蓝,降落到北京的时候,就雾蒙蒙一片。”她给自己定下了新年目标:要做和环保有关的事。

  当年6月,一位外国朋友告诉李婷,上海街头出现了摩拜单车。“他特别激动,给我发了几十条微信,讲这个东西怎么用,说它是伟大的发明。”

  出于职业敏感性,李婷认为应该了解一下这种新的出行方式。她发现自己非常认可摩拜的运行模式和环保理念,不仅成为了摩拜坚定的使用者,还成为了摩拜的第46号员工。“了解着了解着我就入职了,”李婷笑着说。

  藏在背后的高科技

  遍地开花的共享经济背后,隐藏着种种高大上的现代科技。

  比如摩拜的扫码解锁,依靠的是移动物联网技术。据李婷介绍,摩拜的每个车锁内都有一枚移动物联网芯片,芯片连接网络,让后台可以实时查看每辆车的车况。是否电压不足,是否被报障等信息,尽在掌握。

  “高峰时全国有三千多万人使用摩拜。要想保证解锁速度和稳定性,还要有通讯企业的配合与努力。”李婷说。

  滴滴顺风车平台的信息撮合,则涉及大数据的应用。滴滴顺风车生态负责人宋展鹏告诉新京报记者,乘客和车主发布的出行信息中包含起始点、时间等,大数据系统会在这些出行信息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匹配程度列表。随着数据的不断积累,匹配的数据模型会更加精准。比如通过过往历史出行行为、路况等数据,为用户做最优化的匹配展示,方便车主和乘客合乘出行。“当然,我们只是提供信息撮合,最终是否合乘还是要由车主和乘客双方决定。”宋展鹏说。

  而在滴滴派单平台,技术更为复杂。据张博介绍,滴滴目前有5.5亿用户,平台每天完成3000万单。在一个既定区域内,系统要全局考虑车辆、乘客的供给和需求,实时进行最合理地分单。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共享经济在中国:落地生根,扬帆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