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金庸逝去,暗淡了谁的江湖

发布时间:2018-12-17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10月30日晚间,惊闻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本名查良镛)病逝,享年94岁。本以为这是又一次“被去世”事件,很快会有辟谣报道。可谁曾想,等来的却是金庸家人的证实——他真的走了,很安详。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一时间,朋友圈溢满哀悼之情:有人拍下手边正在读的《雪山飞狐》,有人单曲循环《铁血丹心》,还有人写长诗追忆。可也有评论称书迷、网友的这种集体追悼为“社交神经质”,是“中了邪”的不正常举动。其实,哪是什么中了邪,只是金庸的武侠作品承载了太多人的青春与记忆。挥别金庸,更是与自己渐行渐远的青春岁月挥手说再见。

  那时,我们趁父母睡着,借手电筒微弱的光,躲在被窝里翻看借来的《神雕侠侣》;那时,每逢寒暑假期,我们准时守在电视前,看韦小宝嬉笑怒骂;那时,我们和小伙伴一人手持根木棍,上演倚天剑对阵屠龙宝刀……如今,我们历经世事,再回首,金庸笔下的江湖有笑有泪,似乎从未暗淡。

  金庸如同一个神奇的造梦人,梦里有刀光剑影,有快意恩仇,有直教人生死相许的情,更有为国为民的侠肝义胆。他平生最为推崇孟子,推崇至大至刚的大丈夫气概。“所谓浩然之气,就是侠气,就是性情中人。”金庸笔下的“侠”,有如令狐冲般的潇洒恣意,有如萧峰一样的干云豪气,也有如郭靖为抗敌军而死守襄阳城的慷慨正气。这些“侠气”怎不令人心生感佩?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褪去武侠小说作家光环的金庸,更愿意称自己是一名“报人”。本想成为外交官的他,却阴差阳错的成了《大公报》千里挑一的编辑。到香港工作后,他又用写小说赚来的钱与友人共同创办了《明报》,并执笔撰写社论,30多年间累计写了几千篇,针砭时弊、直抒胸臆,不可不谓满身“侠气”。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需要“侠”。柴米油盐,房贷车贷,养家养娃,陪爱人陪父母,我们感叹长大后的生活压力山大。不敢言应言之语,不敢为当为之事,被推搡着前行,自称自己为“奴”。岂知,只要是有责任有担当,为家为国,每个人都是生活中的“侠”。

  “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聚,散了又散,人生离合,亦复如斯。”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我们与金庸先生就此别过。只愿你我能抱守一颗初心,胸怀浩然之气,坦然面对人生的起伏,付之淡然。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金庸逝去,暗淡了谁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