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海口鱼虾“粮仓”鸟天堂一笔难书东寨港

发布时间:2019-06-19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原标题:鱼虾“粮仓”鸟天堂 一笔难书东寨港

海口鱼虾“粮仓”鸟天堂一笔难书东寨港

成群的黑颈长脚鹬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空飞翔

海口鱼虾“粮仓”鸟天堂一笔难书东寨港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空,一只大白鹭自由翱翔

海口鱼虾“粮仓”鸟天堂一笔难书东寨港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红树枝叶上常见螺累

海口鱼虾“粮仓”鸟天堂一笔难书东寨港

鸟瞰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美如画卷

海口鱼虾“粮仓”鸟天堂一笔难书东寨港

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塘湿地越冬的候鸟白眉鸭

海口日报记者 石中华 摄

  “岁月流逝、沧海桑田。这片因地震而生的神奇海湾,随着红树林的大面积生长,在历经磨难之后涅槃重生。今天的东寨港是海口著名的鱼虾‘粮仓’,优越的环境吸引了无数候鸟来到这里,俨然一座鸟类‘天堂’……”11月25日,海口湿地《神奇的海湾》在央视《地理中国》栏目播出,向外界完整地介绍了海南东寨港形成过程、神秘的“海底村庄”、“水上森林”红树林、古代“奉官立禁”石碑以及当地老百姓对红树林的认识和保护等。

  东寨港因陆陷成海,形如漏斗,海岸线曲折多湾,潟湖滩面缓平,红树林分布在整个海岸浅滩上。红树林素有“海岸卫士”的美称,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以红树林为主的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目前面积最大的一片沿海滩涂森林,也是中国最美的海南八大海岸线之一。

  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完善的生态监管体系,近年来海口多措并举,强化对资源的有效保护,确保资源持续稳定向好,致力于将东寨港打造成全国乃至全世界生态文明高地,成为海口国际湿地城市向外展示的一个重要窗口。

  最美海岸孕育丰富物种资源

  东寨港保护区位于海南岛北部,距离海口市中心城区30公里。据《琼州州府志》记载,东寨港港湾形成于明朝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琼州大地震(7.5级)地层下陷。地震导致72个村庄沉没,因沉没的村庄中有东寨村,港湾得名东寨港。每当遇到天气晴朗、潮水退去后,还可看到这些淹没在海水中、具有世界地质奇观的“海底村庄”。

  1980年1月,东寨港保护区批准成立。198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以保护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为我国首批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6个湿地之一,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质评为中国最美八大海岸之一;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评定为全国示范性保护区;2012年被《森林与人类》杂志评为中国最美20处森林之一……2016年,在海南召开的“加强中国湿地保护体系,保护生物多样性”规划型项目指导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东寨港保护区被授予“全球环境基金中国湿地保护体系项目示范点”。2017年,东寨港保护区在“海南岛海岸带生态修复与重建关键技术项目”中,荣获“海南省2016年科学技术二等奖”。

  目前,东寨港保护区面积5240公顷,红树林面积2002公顷,是迄今为止我国红树林中连片面积最大、树种最多、林分保育最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丰富的物种资源使东寨港成为我国最主要的珍稀濒危红树植物保存地和国内红树林生态系统重要研究基地,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东寨港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红树植物19科36种、占全国的97%;鸟类214种、软体动物115种、鱼类160种、虾蟹等甲壳类动物70多种,是物种的基因和资源的宝库。

  东寨港是海南省每年越冬水鸟调查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地方。典型的热带季风海洋气候给东寨港带来年平均1700毫米降雨量,虽然雨季多台风,但温度适宜,年均气温23.8摄氏度,年均水温24.8摄氏度,港湾内广阔的滩涂孕育了红树林的生长和繁衍,也让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位于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飞线路上的重要停留地和中转站,每年均有大量迁徙水鸟在保护区内栖息。

  据初步统计,保护区记录有鸟类19目52科208种,其中鹭类、鴴鹬类和鸥类是主要水鸟类群。目前已观察到的国家重点保护的二级鸟类共有21种,占东寨港鸟类群落组成的10.2%,有黄嘴白鹭、白琵鹭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在消失7年后也重新回到了东寨港。保护区还记录了《中澳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的物种53种。

  人与红树和谐共处成为典范

  在位于保护区管理局的红树林博物馆内有一块珍藏的石碑,碑文载明百年前东寨港地区居民关于保护红树林的约定,向世人展示着红树林保护的历史渊源。在东寨港周边的演丰镇龙头村、调圮村以及三江农场新成管区上山村,同样各有一块内容相似的“奉官立禁”石碑。

  “目前在东寨港周边地区,总共发现了4块红树林保护石碑,记录了古代人民在与红树林相处中的一些内容。”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程师冯尔辉告诉记者,至少在170年前,东寨港周边地区的百姓就订立了保护红树林的乡规民约,开始了对红树林的保护。这些“官奉禁碑”大都立于清代,既属官方制定的文件,又有乡民自我约束的诉求,不但具有强制性法律效力,且有利于提高民众守法的自觉性。

  以三江镇发现的清政府禁令保护红树林石碑为例,这块立于1845年(清宣宗道光二十五年)的石碑,记录着居住在保护区范围内的柯、黄、韩、吴、蒙几家人,守护红树林的情况。碑文号召大家一起来种“茄椗”( 红树林),“以扶村长久”,还明确“奉官禁谕,戒顽夫于刀斧捐伤”,防止一些不遵守规定的人砍伐、破坏红树林等。

  具体条文还包括:红树林枯木不能私自折,只能每年的正月初十折一次,乱取私折枯木罚一千文;不管好自家的牛踏坏了红树林小苗罚五百文,正在生长的红树林被刀斧损失罚得最重两千文;每家出两人巡逻,发现“顽夫”“有污心棍徒”,要“鸣鼓而攻”,抓到破坏红树林的人或物有奖赏,私自放了的也要受罚等。

  冯尔辉介绍,因1605年琼州大地震陆陷成海,人们的生活突然变成傍海而居,面对海浪、台风的威胁,意识到红树林的重要性,从官府到民间开始保护和种植红树,故才有了以上石碑上的乡规民约。如今保护红树林的意识已经刻进每一个村民心里,成为与红树林和谐共处的典型范例。

  加强管理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海口鱼虾“粮仓”鸟天堂一笔难书东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