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衡阳:上半年养殖业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发布时间:2019-06-21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养殖业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抓手,不断深化养殖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打造全省优质畜禽水产品供应基地,养殖业各项工作实现新的突破,确保了各项目标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据统计,1-6月份,全市出栏生猪489.84万头,同比增长1.96%;存栏生猪480.51万头,同比增长-0.56%;出笼家禽5223.3万羽,存笼家禽6011.79万羽,同比分别增加0.13%、-0.02%;出栏牛8.1万头、羊34.6万头,同比分别增长3.1%、1.8%。全市水产品产量为12.8万吨,同比增加1.2%;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总产量43.2万吨,同比增长-4.8%。半年来,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工作:

一、围绕产业建设抓转型升级。突出现代养殖业建设,坚持示范创建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版。一是加快打造优势产区。制定下发了《2018年全市养殖业工作意见》、《2018年渔业工作思路》、《2018全市牧渔质量年工作方案》等产业规划文件,督促各地出台《中型水库渔业发展规划》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科学调整养殖区域布局,加快建设优势产区,全市初步形成了耒阳、常宁、祁东等草食牧业优势产区,衡南、衡阳、衡东等特色渔业优势产区,衡山等湘黄鸡优势产区。二是加快推进特色养殖。大力发展草食牧业。加强对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项目指导和现场督促,全市2017年的2个项目开工率达100%。大力发展稻田综合种养。以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县创建为抓手,加快创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扩大稻渔综合种养规模,上半年新增稻田综合种养面积25000亩,同比增长180%。大力发展休闲渔业。积极组织县市区完成推荐本地休闲渔业典型案例和旅游精品路线等工作,有3个单位申请创建农业农村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有5个单位申请综合提升,全市特种水产养殖比例超过30%。三是加快创建产业品牌。6月27日,召开全市首次养殖业品牌创建现场会,下发了《衡阳市养殖业品牌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健全政策激励等机制,大力推进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创建三位一体战略。加强畜禽保种监管,开展了水产苗种生产监管督查,启动了湘黄鸡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工作,衡阳县寺门前猪保种工作也顺利推进。各县市按照“一县一特”、“ 一片一品”工作思路,打造了一批知名度高、叫得响的产品品牌,全市现有鸭蛋黄、知味大师、芙蓉凰红鲤,长永甲鱼等20余个产品品牌等,带动和引领了我市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四是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进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全面实施《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推进饲料行业转型升级,有3家饲料企业启动重组合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广科技成果30余项,全市上半年新增全自动机械化养殖的蛋鸡场38个,完成自动化技术改造生猪养殖场超过60个,科技对养殖业贡献率超过70%。鼓励养殖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进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上半年全市新增养殖专业合作社200多家,家庭牧渔场100余个,休闲渔业基地30个,有5家国、省养殖业龙头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扩大了经营规模。

二、围绕绿色发展抓污染防治。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坚持保供给促增收与保环境护生态两手抓,推动养殖业绿色发展。一是着力抓好养殖粪污治理设施装备配套建设。积极做好省级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考核项目实施,目前94个规模养殖场的改造项目全部动工建设,完成总工程量的40%。积极争取财政专项治理资金200万元在城区进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试点,对17个养殖场进行设施改造。积极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养殖场无害化处理督查,前两季度督察工作已经实施;积极推进畜禽养殖污染物减排,全市确定的59家重点减排项目都进行了立档建册,减排工作有序推进。全市畜禽养殖限养区、适养区共有畜禽规模养殖场2292个,已进行污染治理设施装备配套的畜禽规模养殖场达1947个,配套率为84.9%。二是切实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制定出台《2018年衡阳市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工作实施方案》,以发展新型种养结合模式为重点,探索推广多种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路径模式,在养殖密集区建成有机肥厂8个,年产有机肥14.6万吨。同时围绕“生态引领、绿色发展”主题,推广应用了畜禽水产养殖节能减排技术集成与示范等多项生态养殖技术,全市现有养殖业“三品一标”品证企业37家、产品50个,打造了部、省、市畜禽标准化示范场121个,耒阳市、衡南县、衡阳县三个县市还被列入全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整体推进试点县,衡阳县定为全国绿色生态示范县,全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8%。三是及时部署配合省委环保督察工作。6月22日上午,我局召开局务会议,重点研究部署配合省委环保督察相关工作,制订了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及考核方案。6月27日上午,又召集各县市(区)局长、分管副局长及相关站(股)长,专题安排配合省委环保督查工作,要求各地立即开展自查自纠,全面压实工作责任。狠抓交办转办件整改督查。出台了《衡阳市畜牧水产局关于配合落实省委环保督察交办案件工作的实施方案》,成立了全市养殖业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以及四个工作小组,确保省委保督查组交办案件及时得到整改落实。截至目前,全市收到省委环保督察组交办案件35件,整改完成70%。四是全力做好全国第二次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工作。以全国第一批试点城市为契机,高质量推进养殖业污染普查工作。制定了《衡阳市第二次全国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成立了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54名指导员、236名普查员进行了专题培训;从四月中旬开始启动入户清查工作,目前已完成摸底上报工作,共清查畜禽规模养殖场3179户、水产养殖户7784户。

三、围绕质量安全抓执法监管。坚持质量第一、法治先行,紧紧围绕养殖业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加强执法监管。一是狠抓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化监测评估。全市首次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培训,推动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深入开展。今年来,省局在我市抽检畜禽水产品91批次,合格率达100%;市本级监测抽样4200余批次,合格率达100%。推进专项整治。组织实施了“瘦肉精”、兽用抗菌药、水产品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生猪屠宰“扫雷”和养殖业农资打假等六大专项整治行动,全市检查养殖企业(户)1200个次、畜禽屠宰场(厂)72家次,养殖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单位311家次,确保未发生重大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探索社会共治。衡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已按要求全部实施到位,全市半年来共开展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媒体宣传20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份,有70多个兽药经营企业(门店)参加了国家兽药追溯二维码培训。二是狠抓畜禽定点屠宰监管。加强日常监管。扎实开展畜禽屠宰行业“安全生产月”活动,全面落实屠宰企业数据统计报送制度,确保了肉品检验检疫率达到100%,无害化处理100%,出厂肉品合格率达到100%。严格清理审核。积极推动全市生猪屠宰标准化创建工作,对全市屠宰企业进行严格清查整治,上半年全市清理小型屠宰点5个,异地新建9个,提质改造10个。目前,衡阳市德润食品有限公司三塘机械化屠宰场已通过验收,定点屠宰资格证正在申请办理中。开展“扫雷行动”。加强与公安、食药监、环保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力度,围绕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持续开展打击私屠滥宰专项整治行动。1-6月份,全市共执法32余次,出动人员达508人次,取缔私屠滥宰点9个,查获非法肉品7295余公斤。三是狠抓动物卫生监管。严抓产地检疫。全市共检疫生猪48017头,抽检“瘦肉精”样品4801个,全部为阴性;无害化处理“三腺”29699公斤。严管禽类批发市场。严格入场查验,入后巡查、消毒和处理,出场登记和三联追溯制度,上半年共检疫禽类190万多羽。严查外来产品申报。对冷库禽畜产品和外来牛肉、排骨的再申报检疫进行严肃查处,上半年共检疫冷冻产品1100多吨。严推执法规范年。印发《衡阳市2018年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规范年活动实施方案》,加强对各县市区的督促指导,杜绝了“零办案”县市区的出现。四是狠抓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6月13日,组织召开了全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调度会,要求未完成无害化体系建设任务的县市区必须加快进度,确保全市无害化处理体系项目在8月全部建成投产,并实现全覆盖。目前衡南县、耒阳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已建成投产,衡阳县即将投产,祁东县收集中心已经建成,其他暂存点也基本建设到位。积极推进武汉至为科技有限公司无害化处理信息平台试点工作,衡南县、祁东县、耒阳市等试点工作开展顺利。严格规范处理流程,进一步加强监管执法,项目建成区内病死畜禽已全部实现无害化集中处理。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衡阳:上半年养殖业工作取得扎实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