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上海水鸟数量5年锐减1/4 栖息地逐年萎缩

发布时间:2019-06-21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早报记者 吴洁瑾 姜丽钧

  

上海水鸟数量5年锐减1/4 栖息地逐年萎缩

2010年10月30日,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一只小白鹭在芦苇荡觅食。

据2006至2010年度水鸟栖息情况同步调查显示,过半水鸟集中在崇明岛。

  “最近5年来,除了奉贤边滩、崇明东滩保护区以外,上海其他各区域的水鸟数量都出现了下降。”在上海市野生动物管理站站长裴恩乐的面前,是上海2006年至2010年度的水鸟栖息情况同步调查结果,上面清楚地显示,上海的水鸟数量正从2006年度的20多万只次,下降到目前的不足15万只次。冬候鸟和旅鸟的数量下降最为明显,而人类活动带来的自然湿地及栖息地质量下降、人工湿地消失、全球气候异常等原因,正在使上海越来越难看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美景。

  调查结果显示,上海水鸟数量最为集中是冬季,而种类数最多是春秋两季。以雁鸭类为主体的冬候鸟一般自9月上旬开始出现,10月起明显增加,12月左右达到数量高峰,此后逐月减少,直至4月下旬基本迁离;以鸻鹬类为主的旅鸟一般从3月起初现,4月形成北迁高峰,5月基本完成北迁,南迁从8月起,一直延续到10月。

  然而,这些调查数据让鸟类专家产生担忧,最近数年除奉贤边滩的水鸟数量呈缓慢上升、崇明东滩保护区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以外,其余各区域的水鸟数量均出现了下降,其中崇明东滩鱼蟹塘和九段沙保护区更是下降明显。裴恩乐表示,2006年,上海的水鸟数量是20多万只次,远远高于去年统计到的145001只次。而且,综合2005年秋季起开展的上海市水鸟同步调查结果,当时崇明岛共有8种38次记录的水鸟数量达到或超过了世界种群估计的1%标准,它们分别是白头鹤、黑嘴鸥、环颈鸻、罗纹鸭、翘鼻麻鸭、白腰杓鹬、黑脸琵鹭和翘嘴鹬,同样高于去年统计到的4个物种。

  裴恩乐表示,2006年至2010年间,上海冬候鸟和旅鸟的数量逐年下降,其中雁鸭类和鸻鹬类的下降最为明显。“虽然在南汇东滩禁猎区和崇明东滩保护区内的雁鸭类数量有所上升,而崇明东滩鱼蟹塘和九段沙保护区的雁鸭类却明显下降。鸻鹬类为主体的旅鸟在总体上也出现了下降,特别是在南汇东滩禁猎区、崇明东滩鱼蟹塘、九段沙保护区等区域的鸻鹬类数量直线下降。”他透露。

  上世纪90年代,在崇明东滩曾有3500只小天鹅群体越冬,而之后它们就消失在上海人的视野中,直至去年11月初,调查人员才在崇明东滩、横沙东滩、九段沙、南汇东滩禁猎区、奉贤边滩等本市的沿海湿地内,陆续记录到了241只小天鹅的栖息,这也是十多年来上海越冬小天鹅的数量首次被记录到200只以上。

  在野生动物专家看来,由于人类活动带来的各种环境变化,正在成为影响着水鸟生存的重要原因。裴恩乐表示,上海的水鸟栖息地正面临着逐年萎缩,特别是位于沿海的人工栖息地大面积丧失,造成了迁徙和越冬水鸟没有适宜的栖息地栖息,其中崇明东滩鱼蟹塘和南汇东滩禁猎区的栖息地丧失是最为明显的。此外,水鸟现有的自然滩涂栖息地质量也正在下降,除崇明东滩保护区外,其余各区域的沿海滩涂在近五年内均遭遇了大面积的围垦,其中南汇东滩的超强度围垦后,导致自然滩涂面积基本全部丧失。“经过五年时间的淤积,虽有海滩滩涂露出常规水面,但尚未达到吸引大量水鸟的栖息地最佳条件。”裴恩乐遗憾地表示。

  在裴恩乐看来,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的扩散也是影响栖息地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调查,目前崇明东滩地区的互花米草面积已达1899公顷,占到了东滩地区滩涂植被总面积的49.54%。部分区域已形成成熟稳定的互花米草群落,是目前东滩保护区最大的植物群落。而这种在潮滩湿地生境中有着超强繁殖力的植物,已经被许多国家作为入侵植物实施大范围的控制计划。

  同样,全球气候正在对鸟类产生着直接的影响。由于人类活动带来的气候变暖引起鸟类分布区的北移,迁徙时间、路线、迁徙距离也随之改变,使得大量冬候鸟的越冬地北移,从而导致南方的水鸟数量减少,这一趋势近年来有所增强。裴恩乐认为,迁徙路线种群数量的减少,也是造成上海水鸟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湿地国际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自2002年以来,44%的水鸟种群下降甚至灭绝。其中亚洲的问题最为严重,62%的水鸟种群呈下降趋势,有的已经完全消失。从2006年至2009年度的“中国沿海水鸟同步调查”调查结果得知:水鸟数量较往年下降超过了20%;其中受胁鸟类的数量下降了近三成,天津、黄河三角洲、连云港(601008,股吧)、上海、闽江口的种群数量呈现快速下降态势。其中天津下降超过2/3,上海和黄河三角洲下降超过1/2,连云港、闽江口下降约1/3。

  “在沿江海区域内,人为干扰还是相当严重,同样影响鸟类的驻足。”裴恩乐表示,崇明东滩地区的捕捞作业与滩涂放牧的现象没有明显改变,甚至沿海区域内还存在着一定的偷猎现象,据2010年度的执法情况统计,全市全年共处理各类偷猎案件332起,拆除各类网具(窝棚)694张(处),尤其是在南汇东滩、奉贤边滩、横沙东滩、崇明东滩等地,张网捕鸟及投毒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那么是否野保部门应该大力增加执法队伍,甚至仿效其他城市成立“森林公安”呢?对此,裴恩乐认为,通过扩张执法力量来保护野生动物并不是一个好办法。“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宣传教育手段,如果全市2000万人口中有十分之一,也就是200万人加入自觉爱鸟、护鸟的队伍中,那么我们的野生动物将得到很好的保护。目前加入志愿者队伍的有100人左右,今后我们会欢迎更多的志愿者加入这支爱鸟、护鸟的队伍。”

  裴恩乐表示,上海爱鸟周实行30周年以来,上海已经从原来的只保护珍惜濒危动物演变为关注所有野生动物,近期黄浦江上黑天鹅受到很多媒体和市民关注就说明了这一情况。另外上海也已经从保护单一物种转变到对环境多样性的保护,关心鸟的生存环境和栖息地。他建议今后相关部门可以将鸟类的生存环境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一来考虑,尽量增加本土植物。

  “还有一个特色就是爱鸟行动已从原来政府为主导,转变为有大量NGO、志愿者参与保护。”裴恩乐说。

  

上海水鸟数量5年锐减1/4 栖息地逐年萎缩


  上海水鸟调查笔记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上海水鸟数量5年锐减1/4 栖息地逐年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