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闯关东多年不改临沂本色 兴十四村人的沂蒙情怀

发布时间:2019-06-22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原标题:闯关东多年不改临沂本色 兴十四村人的沂蒙情怀

  少小离家闯关东,乡音未改鬓毛衰。已在东北扎根的兴十四村人离家几十载,说话口音、生活习惯、风土人情都还保留着原汁原味的沂蒙山特色,用他们的话说,这叫“忘不了自己是沂蒙人,难舍的是那份沂蒙情”。

  承包百垧良田的付德连年收入达几十万。

  乡情浓:“老家来人了,听您拉呱俺就觉得亲!”

  8月1日,听说老家的记者来兴十四村采访,第一代拓荒人75岁的刘鹤亭、74岁的王振兴、75岁的赵春增、76岁的李秀云等七八位老人齐聚81岁的老会计张维良家。听说记者要来采访,他们聚在一起见见老家的人,听听家乡的事儿。

  作为黑龙江甘南县兴十四的第一代拓荒人,这些老人经历的磨难不必多说。如今,他们都在兴十四村住有所居,安享晚年。

  刘鹤亭老人告诉记者,“听说老家来了媒体记者,俺打心眼里高兴。一听见您拉呱,俺就觉得亲啊!”老人说,他前些年也常坐火车出远门,听见持山东口音的人说话,他总忍不住上前跟人家唠唠,要是对方是临沂的,那种感觉就更亲切了。

  王振兴老人几年前回过一次老家,说起家乡的变化,他非常感慨地说:“几十年了,俺们过上了好日子,家乡发展得更不赖!当年俺离开家乡时,老家也穷得叮当响,来到兴十四,条件还不比家里好。可开弓没有回头箭啊,来了就回不去了。现如今,俺听说家乡和兴十四一样,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心里真高兴啊!”

  “家乡的父老乡亲,虽然俺们远在黑龙江,可俺们没有忘记自己是沂蒙人,始终保持着咱沂蒙人的本色。希望记者帮我们捎去对家乡的问候!”临别时,几位老人拉着记者的手恋恋不舍地说。

  在第一代拓荒人的影响下,一辈辈继往开来者也没有忘记家乡。“我们是兴十四村人,但老家在临沂。”兴十四村的年轻人常这样说。如今通讯发达,交通便利,兴十四村人与家乡的亲戚常有互动,寒暑假期间,孩子们“组团”回临沂老家探亲也是常事。

  煎饼是兴十四村村民饭桌上不可或缺的食品。

  煎饼情:“沂蒙大煎饼,几天不吃就惦记”

  背井离乡几十年,兴十四人依然保持着沂蒙山区特有的饮食习惯,煎饼更是生活中的必需品。

  8月2日中午,记者在兴十四村的小商店里遇到前来买煎饼的张学凤。“虽然现在煎饼吃得少了,但几天不吃还是想得慌。”张学凤说道。午饭时间,张学凤和老伴张维良乐呵呵地拿起煎饼,卷上炒好的芸豆、大葱,老两口享受着熟悉的味道。“忘不了沂蒙大煎饼!”老两口说。

  “从前俺们住的是瓦房,家家户户都有鏊子,家家户户烙煎饼,现如今住进了别墅楼房,煎饼是不能烙了,可俺和老伴总忘不了沂蒙大煎饼,隔几天就去买点,嚼着有劲儿,吃着喷香!”69岁的张学凤说。

  “从前苦啊,哪有大米白面?全村人平日里都是吃煎饼。当年青壮劳力带着煎饼上一线改土造田兴修水利,饿了就卷上一个煎饼,渴了就喝口水。就着咸菜棒棒,干嚼也觉得香!那时候苦中有乐,干啥都有信心!”张维良和老伴说。

  沂蒙山煎饼,在临沂做成了产业,在兴十四村,也为村民发家致富添了“一把火”。如今,甘南县兴十四村大煎饼加工厂远近闻名,厂子里生产的黑豆、苞米、小麦等各类煎饼,俏销市场。

  对兴十四村人来说,煎饼是记忆深处不可磨灭的烙印。对于曾经的艰苦生活,煎饼是一种见证也是一种纪念。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0539-8025117,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闯关东多年不改临沂本色 兴十四村人的沂蒙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