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海德堡:德国浪漫主义的精神堡垒(组图)

发布时间:2021-11-14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海德堡——德国浪漫主义的精神堡垒

  晴日,废墟的断壁残垣伸突在空中,当日光在它的窗户间或者顶端与飘来的云朵偶尔相遇时,会显示出双倍的美。毁灭通过在天空中演出的瞬息即逝的奇观,增强了这片废墟的永恒感。

  ——W·本雅明

  海德堡,仿佛一位气质典雅,心地纯朴的高贵女郎,虽然历经战火的残酷洗礼和时间的无情流逝,却仿佛冥冥中受到咒语般的保护,沧桑看遍,依然保全着自己最美的本质和内在的青春气息。这才是真正的美人!

  文化名城海德堡

  海德堡是欧洲古堡大道上的文化名城,因城内的大型古堡而得名。整座城市虽然比纽伦堡幸运,没有在二战中遭到盟军轰炸,但在历史上,海德堡曾经无数次经受了战火的洗礼。

  坐落于奥登林山的边缘,整个城市傍内卡河而建。内卡河流经奥登山峡,在这里流入莱茵平原,再到几十公里外的下游汇入莱茵河。

  青山绿水间的海德堡,石桥、古堡、白墙红瓦的老建筑,充满浪漫质朴的古意。八百多年间,有许多诗人和艺术家来到海德堡,并为她深深心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德国浪漫主义大诗人歌德,以至于今天几乎每一个当地的旅行社都以“海德堡,歌德把心遗失的地方”作为自己的广告语。

  历史上海德堡地区很早就有凯尔特人定居,后来罗马帝国在此筑有军事要塞。海德堡这个名字1196年正式出现在历史文献中,当时只是个小城邑。1214年开始成为法尔茨选帝侯的宫邸所在地。1386年海德堡大学设立后,逐步成为当时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重镇。

  城内古堡初建于13世纪,17世纪被法国人摧毁,法国人甚至还烧了整个海德堡老城。18世纪古堡得以重建,是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工程进行至一半时,又遭到大规模的雷击,负责重建的第欧多王子认为这是天意,就刻意保留了古堡残缺的外观。

  他的做法在当时不被理解,直到19世纪才找到知音,赢得了多愁善感的浪漫主义诗人歌德的共鸣,王子本人也因此意外地进入了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史。

  最早把海德堡写入诗篇的是年轻时代的歌德。从此,海德堡就成为德国浪漫主义诗歌中常见的主题。据统计,至少有100多首经典诗篇写了海德堡,古城因此而成为德国浪漫主义精神的化身。

  海德堡在德国精神史上的重要地位,除了浪漫主义诗歌,更重要的还在于海德堡大学,它是德国哲学的摇篮。德国历代著名哲学家,只有极少几位与海德堡大学无关。作为德国最古老的高等学府,目前校内有3万多名学生,占整个海德堡1/4的人口,难怪在这座灵秀古城里,有着挡不住的青春浪漫气息。

海德堡城堡

  城以堡彰

  海德堡之盛名首先由古堡而来。

  红褐色古城堡坐落在内卡河畔树木繁茂的王座山上,是选帝侯宫邸的遗址。城堡主要用红褐色的内卡河砂岩筑成。内部结构复杂,包括防御工事、居室和宫殿等。始建于13世纪,历时400年才完工。漫长岁月中,建筑风格不断变化,因此形成了哥特式、巴洛克式和文艺复兴式三种风格的奇妙混合,成为德国文艺复兴时代建筑的代表作。

  17世纪时,城堡曾两度被法国人摧毁,城堡主人选帝侯家族也迁居曼海姆,被遗弃的城堡后来有一部分得以修复重建,至19世纪末主体建筑才恢复原貌并能使用。

  从约三十多度的斜坡走向古堡,因为没有台阶,颇感吃力。放眼望去,只见巨大的古堡呈现出褐色,原来长年的风霜雨雪和战火硝烟,使得古堡颜色发生了变化,然而这也恰是其魅力的一部分。

  仔细观察,会发现古堡的位置恰到好处。如果往山外再凸一点,便会显得有些张扬;往山里面再凹一点,则又显得有些保守。堡以山显,山以堡彰。人立在城堡脚下,往上看,气势追云,催人振奋;往下看,脚踏实地,扎扎实实。理想与现实的结合,令人称绝!

  城堡内多数房间开放给游客参观,保存完好的一些大厅,仍可以举行宴会及艺术表演。未修复的部分残垣断壁,上部某些房间只留下一面外墙。这既是一座美丽气派的大城堡,同时也是一座满目沧桑的城堡遗址。马克·吐温形容它:残破而不失王者之气,如同暴风雨中的李尔王。

  古堡内部现已不再是行宫的设置,而是开设有药品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等,体现了日耳曼民族崇尚科学和艺术的传统。城堡地下室里仍然保留着一个巨大的陈年酒桶,容量达22万升。要知道酒桶的大小,必须借助梯子才行。据说这个酒桶只放光过三次,和纣王的酒池相比,不知道哪个更厉害。

  离开阴暗的酒窖,城堡的平台豁然开朗。在无人的平台上,时间好像变得模糊,空气中飘浮着甜甜的蓝莓香气,让人心情平静。在城墙边的角落里,你可以一坐几个小时,浑然不觉时间流过。

  古堡周遭茂密的森林为它带来了勃勃生机。在滚滚绿叶的波涛翻涌之外,远远眺望海德堡城堡,只见空窗的拱形洞,常春藤覆盖的城垛,衰朽的塔,但王室风范依旧。这是一个百看不厌的好景,尤其当傍晚的阳光射在城堡下部树叶茂盛的斜坡,如同用光的水沫在它上面猛掷,而让它浸透在金色中,此时邻近的小树林都已经罩在了深影里。

  在城堡后面隆起一座穹顶形小山,为森林覆盖,在远处则是一座更高贵,更气势恢宏的山峰。城堡俯视着稠密的褐色屋顶的市区,两座美丽如画的旧桥跨在内卡河上。透过山口,你可向外注视宽广的莱茵河平原,向远处伸展着,染上了柔和而富裕的色调,逐渐得如梦似的变得模糊不明,最后不知不觉地融化在遥远的地平线。

海德堡大学图书馆

  海德堡大学——古城的活力之源

  但凡古地,或易没于荒丘,或易流于时代脚步的边缘,而海德堡却神奇地依旧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沿。今天,海德堡是德国乃至欧洲的一大科研基地,有欧洲硅谷之称。这其中海德堡大学功不可没。

  大学位于老城区。1386年成立时只有四个学院:神学院、法学院、哲学院和医学院。来自欧洲各地的学者、学生汇聚于此,16世纪至17世纪时,海德堡曾是德国学术文化和宗教改革的中心。近代以来,又发展成为自然科学的重镇,海德堡大学出了1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尤其令世人瞩目的是,德国哲学大师黑格尔曾在此授业解惑,音乐家舒曼曾在此学习并开始他的创作生涯。

  大学的西侧和南侧为一丁字形广场,并向南延伸,广场上有狮子喷泉。据说,当年马丁路德和奥古斯汀修士曾在广场上论战。

  大学东侧曾是学生监狱,相当于禁闭室,据说世上绝无仅有。由于当时治外法权的关系,学生们犯下轻罪,警方也无法干预,于是市民们对大学当局纷纷表示不满,作为对策,大学当局设了这个监狱。根据犯罪情况不同,学生的关押刑期从1天到30天不等,期间仅能得到面包和水,白天还必须去上课。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海德堡:德国浪漫主义的精神堡垒(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