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做大师需“静下来” 走近美国科学院新科华人院士

发布时间:2021-11-14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当地时间5月3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在华盛顿宣布了2016年院士增选84人名单,出生于中国大陆的华人科学家杨培东、戴宏杰与孟祥金当选院士,其中戴宏杰与杨培东更是同门师兄弟,曾同拜在纳米“大牛”查尔斯·利伯的门下。那么,他们在美国做科研工作有着什么样的酸甜苦辣?怎么一步步走向科研顶峰?对中国同行又有着怎样的启迪?记者为此联系采访了3名新科院士。

  杨培东:“中国是能够出大师的,但需要静下来,不要急躁”

  在美国科研领域,一直不乏杰出的华人科学家。但提到“70后”美国科学院院士,人们首先便会想到才女兼美女——1972年出生的哈佛大学庄小威教授,但现在又多了一个,那就是1971年出生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杨培东。

  杨培东和庄小威都是江苏人,而且都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虽然杨培东年龄大一岁,但少年班的庄小威却早一年入大学,是杨培东的师姐。某种程度上,杨培东的名字在中国更广为人知,这与2014年英国汤森路透集团预测他有望摘得诺贝尔奖有很大关系。

  尽管成绩显著,但杨培东显然并不善于言辞。当记者要求他谈点当选院士的感想时,想了半天,他只憋出了一句话:“这是对我们过去十来年工作的一个肯定吧。”

  杨培东迄今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与他在哈佛的导师、著名材料科学家查尔斯·利伯教授共同开创了纳米导线这个新的研究领域。“那时候就我们两个人做,没有其他人,”他说,“现在回过头来看是个机遇,但读书时我可能不这么想。因为那时候很艰苦,其他人都在做热门题目,就我们在做一个新的方向。”

  基于他自己的经历,他认为做科研最重要的就是原创。“院士选举就是要看原创性工作,不要满足于老跟着别人走,要想想自己怎么开拓一个领域,开拓一个方向,当然这也需要冒险精神,因为走新路‘也许完全做不出什么东西’。”

  40岁左右,通常是一个科学家学术生涯中最繁忙但产出也最高的阶段。杨培东告诉记者,他要做的事太多,在伯克利有一个实验室,给《美国化学学会杂志》做了十几年副主编,同时兼任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因此工作必须讲究效率,这也是成功的一个关键。

  杨培东现在跟国内的联系也越来越多,利用自己在欧美学界的关系帮助上科大招聘人才,为国内一些科研单位提供研究方向的咨询,到国内一些大学做讲座,等等。他认为,中国科研经费投入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基础设施很好,但科研产出很多时候不是“短、平、快”,国内科研人员需要静下心来,真正做一些基础的研究。

  “长远来看,原创性工作是最重要的,是生产力的源泉。要实现中国梦,要有原创,要有基础性突破,”他说,“中国是能够出大师的,但需要静下来,不要急躁。”

  “人工光合作用”是杨培东当下专注的研究方向。例如利用半导体纳米导线与细菌开发“人工树叶”,把二氧化碳有效合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我们现在的燃料是汽油,‘人工树叶’就相当于从大气中利用太阳能合成汽油,所以这是一个革命性的突破,”他说,“但能不能大规模应用,还需今后5到10年内继续努力。”

孟祥金。

孟祥金。

  戴宏杰:“受挫折是经常会有的。达到一个目标,有很多弯路”

  许多人不知道,今年的另一位新科华人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戴宏杰与杨培东是同门师兄弟。当杨培东1993年来到哈佛加入利伯实验室时,戴宏杰已跟着利伯读了两年博士。按戴宏杰的话说,他和杨培东是“多年的同事和朋友”。师兄弟同年当选院士,为学术界又添一段佳话。

  在接受采访时,戴宏杰表示,当选院士不仅是对他30年科研工作的认可,也是对他实验室的学生、博士后与访问学者做出的贡献的认可,同时也是对他父母、妻子、女儿和亲人多年支持的回报。

  此外,这个美国学术界最高荣誉之一对1966年出生的戴宏杰还有着特殊的个人意义。“我实际上是50岁生日的第二天得知这个消息的……这等于是最好的生日礼物,”他说。

  来自湖南的戴宏杰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此后分别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学习,并在赖斯大学跟着诺贝尔奖得主、碳60发明人理查德·斯莫利做过一段时间的博士后,1997年到斯坦福大学任教至今,2009年当选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并先后得到了美国三大学术学会的重要奖项:化学学会纯化学奖、物理学会新材料奖以及材料学会中年成就奖。

  戴宏杰的研究兴趣十分广泛,他现在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把纳米材料与科学应用于生物医学和新能源领域。去年他研发出了高效耐用、可超快充电的铝离子电池,引起轰动。此外,他还在应用纳米科学来推动新的生物医学检测与成像技术发展,包括用一滴血或唾液来检测疾病。

  2011年,汤森路透集团评选2000年至2010年全球顶尖100名化学家,戴宏杰排第7名,杨培东排第10名。在这个榜单上,戴宏杰的两名导师利伯及斯莫利分列第1与第6名。

  一路走来,看似一帆风顺,但戴宏杰说,他也经历了许多曲折,乃至挫折或挫败。当年他读哥伦比亚大学是因为申请斯坦福被拒;去赖斯大学做博士后,是因为他给斯坦福化学系、物理系、材料系的一些教授写信没有人理。

  做不了斯坦福的学生,最终他却做了斯坦福的教授。戴宏杰说,读完博士后,正好遇到斯坦福招教授,但两次被拒的经历其实让他也有点犹豫是否要申请。“好像很难的,好像不可能,”他回忆道,“我还是申请了,结果发现是正确决定。这个事情我跟很多学生说过,不管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有决心,很难一下就做成一件要做的事情。达到一个目标,有很多弯路。等机会来时,要把握住。不是每个机会都能抓住,但至少要抓住其中一部分。”

  当谈起国内同行的研究,他说,许多中国科学家已站到了国际前沿,不少中国科学家开始在国际上得奖,他认识的不少朋友都获得了这样的荣誉,而且获得美国科学院或工程院外籍院士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但“国内做科研的环境有时候有些嘈杂,尤其是一些大的城市,不那么安静,会有很多事情来分心。(年轻人)一定要专心,钻进去。受挫折是经常会有的。在美国,哪怕是拿了诺贝尔奖,申请项目资金都有可能被拒。”

  戴宏杰为中国的科学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从他实验室出来的博士、博士后及访问学者已经遍及中国各地的高校。2008年,戴宏杰与李亚栋、彭笑刚及薛其坤教授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平台上创办了第一个源于中国的纳米科学期刊《纳米研究》,现在已成为国际重要的纳米杂志之一。

  尽管当选了院士,但戴宏杰说,他并不会因此享受到生活或职位上的优待。“在美国,院士是没有特殊地位的,像我们化学系大概有一半是院士。所以我觉得这个意义就是一个认可,不会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做大师需“静下来” 走近美国科学院新科华人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