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超声心动图之父王新房逝世 他让孕妇感知胎儿心跳

发布时间:2021-12-02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原标题: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王新房教授逝世 享年87岁 (原创文章www.9y9y.com)

武汉12月1日电 (聂文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创始人王新房教授,因病于2021年11月30日17时05分在武汉逝世,享年87岁。

(自媒体www.9y9y.com)

王新房教授系河南洛阳孟津县人,汉族,1934年9月出生。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毕业于武汉中南同济医学院(现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留校在武汉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现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科工作,1961年和王加恩等人一起创立协和医院超声科。 (原文来自www.9y9y.com)

王新房教授献身于超声医学事业,是中国超声心动图学奠基人、学界泰斗、国际著名超声医学专家。

1978年在国际上首创双氧水声学造影法,并先后在国内率先开展彩色多普勒、双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立体三维超声心动图等研究,均具国际先进水平。

超声心动图之父王新房逝世

王新房教授科研成绩突出,先后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卫生部、湖北省等科技成果进步奖12项,先后获国家级奖励三次。

1979年国务院授予他“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8年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同年被世界超声医学生物学联合会褒奖为“超声医学历史先驱者奖”,1991年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批准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011年被国际心血管超声学会褒奖为“现代超声心动图之父”,2012年任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首位中国荣誉理事,2009-2018年分别获得国内超声行业协会授予的“超声医学突出贡献奖”“超声医学先驱者奖”“中国超声医师终身成就奖”“周永昌超声医学教育功勋奖”等多个荣誉奖项。

王新房教授一生教书育人,主编了中国第一部超声心动图领域专著《超声心动图学》及《超声心动图图谱》《彩色多普勒诊断学》《中华影像医学:超声诊断学卷》等其他6部专著教材。

同时,热心培养中青年医师,是国内超声专业首位硕士导师、首位博士导师及国务院首批博士后导师之一。

王新房教授曾先后出访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法国、印度、波兰、埃及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超声会议30余次,不遗余力向世界推介中国超声学科发展,为提高中国超声心动图事业在国际上的声誉作出了重大贡献。

超声心动图之父王新房逝世

王新房,男,生于1934年9月,汉族,河南洛阳人,中共党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我国超声心动图研究的创始人之一。

他不懈钻研

让准妈妈们通过科技感知胎儿心跳

在医院做产检,当准妈妈们感知到胎儿急促有力的心跳时,里面的不少人都会激动得热泪盈眶……人们不太了解的是,准妈妈们能通过科技感知胎儿心跳,源于王新房的不懈钻研。

1934年,王新房出生在孟津县平乐镇一个农村家庭。他的父亲是教书先生,深知读书有用,这对他日后选择读书、考大学影响很大。1953年,新中国百废待兴,当王新房的同学们纷纷选择机械、工程等热门专业时,他父亲却说:“学医好,学医吧。”。那一年,王新房考入中南同济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前身)。因成绩优异,他毕业后留校任教。

20世纪60年代,国内外医生只能靠听、摸来了解胎儿在母体中的情况,听不到胎儿心跳,胎儿是死是活医生并不知道。1963年,王新房和同事用超声波检查一名孕妇的子宫时发现,宫腔内有反射摆动,推想这应是胎儿的肢体活动。

“既然能了解肢体活动,胎心活动是否也能了解?”王新房开始尝试用两个超声探头,一个连着孕妇心脏,一个连接胎儿心脏,得出两个快慢不一的波段,经过多次观察,发现了胎儿心跳反射。

这一成果对诊断早期妊娠、确定胎儿是否存活等具有重大价值,很快在全国推广。

1963年,王新房和同事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能和心电图、心音图同步显示的超声心动图仪。由于当时国内外医学界交流不多,国际医学界一直认为欧洲的专家最早应用超声。

直到2000年左右,国外学者才发现,早在近40年前,中国的王新房就率先用超声监测胎儿心跳,承认王新房是胎心超声监测第一人。

他以身求解

将双氧水打在自己身上做实验

1978年1月8日,王新房所在医院的一间手术室里气氛紧张:医院主要领导赶到现场,心内、心外两科室主任严阵以待,王新房躺在手术台上,准备拿自己做“双氧水心脏声学造影法”的第一例人体临床试验。

超声心动图之父王新房逝世

此前,王新房听说一家医院用双氧水静脉注射治疗肺心病时,病人出现了氧气栓塞。

他心想:“发生栓塞是坏事儿,但能不能变成好事儿?”当时,观察心脏病变,国外用靛氰蓝绿作造影剂,但这种造影剂造价昂贵、准确性不高。

王新房想到双氧水产生的氧气泡会在心血管腔内形成强烈反射,如剂量适当,有可能成为一种理想的造影剂。

通过用大量动物进行实验,王新房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想临床应用,还需要做人体实验。

造影剂产生的气体栓塞可能给心脏和大脑带来危害,甚至危及生命,谁愿冒着生命危险做实验?最后,王新房决定自己上。

在实验前,不知谁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王新房的儿子王贯文,王贯文急忙赶来,生气地质问父亲:“你为啥不告诉我们?我妈知道吗?”“我研究了这么久,心里有数,你放心。”王新房安慰儿子后,又回到手术台上。经过3次剂量不同的注射,最终确定了双氧水造影的相关数据。

经过3年努力,王新房终于发明出“双氧水心脏声学造影法”,该方法远优于当时国外的造影法,是超声心动医学的重大进展。

其后,该造影法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临床。

他将肝脓肿诊断正确率提高至90%以上

三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1962年,全国肝病肆虐,尤以肝脓肿为甚。病人患肝脓肿后肝部肿大、疼痛、持续发烧,但医生确诊该病时只能靠指压、询问等简单方法。

“医生按压时问病人疼不疼,哪儿疼得很就推测脓肿在哪儿,但脓肿深浅、大小不得而知,可能做穿刺后不是脓肿。”王新房说。当时,苏联专家统计的肝脓肿诊断正确率仅为50%至72%,国内则更低。

王新房想到,海上能用超声探测鱼群,我们能否用超声探测肝部有无液体?他将超声诊断仪的灵敏度调高,探测肝部,发现肝组织反射强烈,但脓肿部分没有反射,借此不但可以确定脓肿有无、深浅、大小,还能确定穿刺方向、位置等。这一发现,让国内肝脓肿的诊断正确率提高到90%以上。

王新房教授获中国超声医师终身成就奖。

此后,该方法逐渐被用于胸腔积水、腹水、肾脓肿和胰腺脓肿等多种疾病的诊断。1975年,英国学者撰文指出:“王氏(王新房)的研究成果,218例肝脓肿诊断正确率达97%,这一成果是西方世界很难超越的。”

毕生奉献给医学界的王新房先后3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4次获得国家部委、省各级奖励。1979年,王新房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8年,当时的卫生部授予他“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世界超声医学生物联合会和美国超声医学会同年称赞王新房为“超声医学历史先驱者”,国际心血管超声协会更授予他业内最高荣誉——“现代超声心动图之父”的称号。

2012年,王新房成为国内首位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荣誉会员。

随着年事渐高,王新房的“战友”大多选择安享晚年,但王新房一直没离开临床一线。2005年,当他71岁高龄时,凭借《三维超声成像的方法学和临床应用研究》,第3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2012年,王新房成为国内首位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荣誉会员,该学会主席詹姆斯·托玛斯盛赞其为“中国的菲更鲍姆”。

每天“坐镇”病房超声检查

把严谨的态度传递下去

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王教授一有时间就去病房“坐镇”超声检查。住院部的3号检查室,8时开门检查,王新房教授每次提前到,他放下提包,换上白大褂,和年轻医生一起静候病人。

令所有医护人员敬佩的是,王老经常风雨无阻到病房,坐在仪器前一检查就是两个小时,一丝不苟,从不喊过累。

超声心动图之父王新房逝世

王新房教授坐在仪器前,一般不怎么做声,静静看着年轻医生做检查。

如遇到疑难重症患者,或是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因时,他会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声音温和、解释通透。

协和医院影像超声科一位医生说,每天排队等候检查的患者较多,一忙起来,年轻医生容易忽略一些细节。“但王教授问诊,每一位患者他都检查得非常仔细,并尽最大努力找准背后的病因,他严谨的态度令我们汗颜。有这位业界权威在现场指导,我们有压力,也学到了很多。”

“我总跟孩子们说,我坐在这,不是来挑错的,我们互相配合为患者明确病因,才能为医生后续诊治提供更准确的影像报告。”王新房教授说,作为一名医生,要严谨对待每一位病人,只有严格要求年轻医生,今后他们才会将这份严谨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搞了一辈子的超声影像,心里放不下病人。”王新房教授说,他只有每天到医院,给患者看病了,这一天心里才踏实。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超声心动图之父王新房逝世 他让孕妇感知胎儿心跳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