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中概股寒冬,为什么我们看好阿里巴巴?

发布时间:2019-09-21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导读:在整个中国资产经历了大幅回调后,我们继续去寻找那些被错杀的金子。上一次我们分享了对于中国平安(601318,股吧)的研究,认为是短中长期都可以看好的投资品种。今天我们再给大家推荐一只在美股市场上我们看好的中国资产:阿里巴巴。

  我们认为许多人对于互联网企业的研究,停留在流量。过去大家都认为垄断流量的腾讯比阿里巴巴的价值更大。然而大家忽视了流量重要性背后的本质:商业化。互联网和实体经济并非有多大不同,只是商业场景从线下搬到了线上。商业的本质还是赚钱,促进商品的交易。经济能够持续发展本身就有一个个的商品交易而实现的。

  我们在对比了几家平台型互联网公司后,发现电商有着天然的商业交易场景。这种天然的商业场景让电商在货币化上天生具有优势。阿里巴巴的基因就是商业化,而且围绕商业化延展各种业务。相反,腾讯虽然有巨大流量,但流量最终转化成商业化的能力是不足的。我们也从商业化的角度出发,认为阿里巴巴是目前海外中概股,我们最看好的投资标的。

  四大平台的商业化能力对比

  首先,我们选择了四家大的流量平台公司,基本上代表了中国移动互联网流量最集中的上市公司:阿里、腾讯、百度和微博。我们用这四家公司来自广告和增值业务收入作为其货币化能力的考量方式,然后通过其月度活跃用户数,单用户停留时长,来计算平均1000分钟的货币化能力。

  可以看出阿里巴巴在货币化效率上的绝对领先地位:

  2017年互联网用户花在淘宝和天猫上的时间仅占总量的2%,却让阿里巴巴获得了全市场28.3%的广告收入,远远于腾讯的0.9元/1000分钟。尽管淘宝是电商平台,变现能力天然强于即时通讯工具,但这样的差距依然能够折射出两者在运营能力上的高低之分。互联网企业的终极目标依然是盈利,将流量与时间转化成现金的能力反映了公司的价值。

  从整个平台公司的货币化能力来看,阿里最佳,腾讯是四家公司最差的。虽然腾讯占据了2017年互联网市场47%的流量,但是其广告和非游戏外收入只有765亿人民币。相反阿里巴巴的2017用户流量占比只有2%,但是阿里巴巴的广告和非游戏外收入有1517亿人民币。

中概股寒冬,为什么我们看好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电商的天然货币化优势

  阿里巴巴的货币化效率远远高于其他平台,本质上来源于电商的特殊属性。大家去阿里巴巴,就是要来花钱的,用户有非常明确的购买意愿。在这个过程中,商家通过直接和用户产生互动,带来了极高的转化率。

  我们都知道阿里巴巴有一块是佣金收入,另外一块是广告收入。淘宝只有广告收入,天猫是有佣金和广告收入的。下面是阿里巴巴我们看到阿里巴巴的货币化效率则达到了78元/1000分钟。阿里巴巴的货币化效率在2017年保持了很高的增速,这主要因为阿里巴巴的个性化推荐算法大大地提高了用户的转化率,使平台广告更具有价值。

中概股寒冬,为什么我们看好阿里巴巴?

  百度:搜索业务变现能力依旧强劲

  百度以28元/1000分钟的货币化效率排名第二,用户在搜索时目标通常较为明确,因此医疗、金融服务等的广告效率很高。百度作为国内搜索引擎领域的垄断者,议价能力很强。

  尽管即时通讯软件与社交软件分流了用户花在搜索引擎上的时间,但商家普遍更认可搜索引擎广告的引流作用,广告投放的需求并未随着流量的分流而减少。2017年百度推出了主页新闻推送功能,试图延长用户在页面的停留时间,但从结果上看,并未能抵御住头条系的分流力量。

中概股寒冬,为什么我们看好阿里巴巴?

  微博:面临多面冲击的新闻平台

  微博是一个中心化的媒体平台,用户使用微博的目的是了解大V和明星的动向,了解新闻资讯,这与段视频平台的社交属性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新闻属性赋予了微博竞争壁垒,段视频这种传播方式又激发了微博新一轮的刺激,微博其实是这一次段视频浪潮的受益者。

  2017年微博的广告收入占比为2.7%,却仅仅占据了1.7%的用户使用时间,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长期看微博的内容会面临多面冲击。新闻类信息会受到来自今日头条的冲击,导致其用户时长的下滑,进而导致货币化能力的下降。而在短视频也面临其他竞争对手的冲击,包括快手,抖音等等。这也是微博今年股价出现较大跌幅的最深层次原因。过去的渠道下层带来新增流量也在今年见顶。

中概股寒冬,为什么我们看好阿里巴巴?

  腾讯:变现效率低下

  相比之下,腾讯的广告效率低得惊人:非游戏应用占据了中国互联网用户48%的使用时长,广告收入却仅占11%,相当于为0.9元/1000小时,相较于阿里巴巴和百度有非常大的差距,特别是用户在淘宝和百度上停留的时间仅占2%和2.3%。

  微信是互联网用户访问量与停留时间最长的移动端应用,但是出于对用户体验的保护,腾讯在微信上的变现十分谨慎。近期腾讯加大了广告投放:2017年初,微信将一线城市的朋友圈广告投放从一条增加至两条,2018年3月腾讯在所有城市用户的朋友圈内都每天投放两条广告,即便如此朋友圈广告的投放也过于单一。同时腾讯也在大力推广腾讯视频、QQ音乐和网文的付费订阅,通常情况下这些业务的变现能力要强于广告业务。

  电商超越社交,互联网平台的必然?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一个互联网公司其终极市值一定基于创造商业的价值。许多人过于看重流量,但流量是创造商业的一个因素而已。拥有流量,并非是商业的全部。比如我们看历史上那些城市的发展,拥有核心港口城市流量,未必是一个城市能够发展起来的核心因素。其商业能力,经济的基因,生产效率的高低才是主导因素。大量城市坐拥百万人口,但是商业化能力非常糟糕。

  今年以来全球表现最好的公司就是电商巨头亚马逊,其市值即将突破万亿美元。另一边社交巨头Facebook却因为用户数增长接近天花板,业绩低于预期导致一度股价暴跌。抛开短期的涨跌,我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电商,社交和搜索的互联网流量三极,到底谁最值钱?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中概股寒冬,为什么我们看好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