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科学网猛犸雪原

发布时间:2019-10-10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科学网猛犸雪原

猛犸雪原

我对东北的了解和向往,最早来自70年代初期读过的描写北大荒知青生活的小说《征途》。我最感兴趣的是书中描述的东北的自然风光和动物植物:遮天蔽日的红松林,尽管被大雪覆盖,但远远望去,依然是郁郁苍苍。朔风吹过,发出万马奔腾的松涛声。那一望无际的桦树林,好像千百株银枝玉树,俊秀挺拔地屹立在冰天雪地中咱这疙瘩呀,是棒打獐子瓢舀鱼,雉鸡飞到饭锅里。汽车在公路上撞死几个挡道的狍子,跟你们南方碾死条蛇一样不稀奇。从此,我就无比渴望着什么时候能亲自踏足这片神奇的土地。

科学网猛犸雪原

《征途》封面

可是,一直没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东北的白山黑水,只是曾在前往西伯利亚的火车上途经吉林和黑龙江,靠着车窗努力地极目眺望过。所以,当2016年初接到考察黑龙江省青冈县猛犸象化石产地的邀请时,其兴奋的心情是可以想象的。据介绍,自1958年首次在青冈县域内发现猛犸象门齿以来,陆续在各乡镇出土大量以猛犸象、披毛犀为代表的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近年来的发现尤为可观。县里对化石保护非常重视,投资150万元对闲置文化场所进行改造,建立了第四纪古生物化石博物馆

科学网猛犸雪原

雪落原野静无声

东北地区的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每年夏秋季节河流涨水退却之后,崩塌的河岸常常暴露出化石来,很容易发现。最多的就是猛犸象和披毛犀化石,因为它们巨大的骨骼非常引人注目,所以东北的晚更新世哺乳动物群被命名为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最早将这些材料进行科学研究的是俄国人,1911年波波娃(M. Popova)描述了在吉林扶余松花江边发现的水牛化石,1926年托马切夫(V. Y. Tolmacheff)发表了对产自扎赉诺尔、富拉尔基的猛犸象和披毛犀化石的研究。此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的占领,一些日本人也涉足了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的研究,其实中文的猛犸就是沿用日语对mammoth一词翻译的汉字。最重要的成果是在解放后取得的,1959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出版了《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志》,依据大量新材料,该书对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进行了全面详实的记述和研究。

科学网猛犸雪原

真猛犸象骨架

近年来在东北地区发现的晚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尤其是硕大的猛犸象骨架成为许多博物馆的重点展出标本,使观众对这些生活在冰期的动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猛犸象的特点是其覆盖全身的长毛,以及长而弯曲的象牙。已知最大的猛犸象肩高达到4米,体重达到8吨,有些雄性个体甚至可以达到12吨。不过,大多数猛犸象与亚洲象体型相当,即肩高2.5~3米,体重5吨。然而,令许多人没有想到的是,猛犸象这个寒冷环境中生活的标志性动物,其实它的最早故乡是在炎热的非洲。

科学网猛犸雪原

真猛犸象复原图(陈瑜绘)

猛犸象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发现于南非以及非洲东部,尤其是埃塞俄比亚500万年前上新世早期的亚平额猛犸象(Mammuthus subplanifrons,它演化成了北非的非洲猛犸象(M. africanavus,后一个种在距今300~400万年前消失。猛犸象的不同种在其臼齿的齿脊数量上有区别,原始类型的齿脊较少,进步类型的齿脊逐渐增加。为容纳更多的齿脊,牙齿相应变长,而头骨的演化趋势是越来越高、越来越短。非洲猛犸象的后代向北迁徙,到达欧亚大陆后最早的种是罗马尼亚猛犸象(M. rumanus,分布于欧洲和中国,其臼齿具有8~10条齿脊。至南方猛犸象(M. meridionalis,已多达12~14条齿脊,这个种在东亚于100万年前被具有18~20条齿脊的草原猛犸象(M. trogontherii取代。最终,具有26条齿脊的真猛犸象(M. primigenius2万年前出现于西伯利亚。草原猛犸象的另一个后代哥伦布猛犸象(M. columbi则越过白令海峡,到达了北美洲。最后的猛犸象直到全新世才在北极地区的岛上灭绝,阿拉斯加圣保罗(St. Paul)岛的种群残存到公元前 3750年,而弗兰格尔(Wrangel)岛的个体在公元前1650年终于消亡了。

科学网猛犸雪原

哥伦布猛犸象骨架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科学网猛犸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