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献给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军队医护人员:沧海横流 方显英雄本色(2)

发布时间:2020-04-10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25床不愿吃饭,先喂点热牛奶。26床会自己吃,给他下巴下垫块毛巾。29床老爷子脾气有点倔,我们得哄一下……”这是护士杨湾交班后给同事发去的短信。看到89岁的患者躺在救护车担架上,没有力气走下车,专家毛青一步跨过去,把老人家抱下来。年过七旬的重症患者林大娘生活不能自理,子女一个在外地、一个在隔离治疗,当班护士轮流为老人喂饭、洗脚、擦身。

  因为长时间穿戴防护服和口罩,许多医护人员的脸上被勒出了深深的印痕。那些带着印痕的照片,连续登上微博热搜榜。网友们赞叹:这是最美的脸,这些军医脸上的印痕有多深,对人民的爱就有多深!

  医疗队员们出发时,每个人都揣着家人爱的叮咛;他们抵达后,每个人都将爱倾注给亲人般的患者。“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这个春天,难忘的旋律一遍遍涌向人们心头。

  “你们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党和人民感谢你们!”连日来,习主席对军队医务人员的赞美,持续鼓舞着抗疫一线广大官兵和医务人员的战斗热情。

  光明的使者什么样?一个听诊器可以作证——

  病床旁边,队员宋立强上身微微前倾,屏住呼吸,认真辨别听诊器中传来的声音,任凭汗水在防护服内流淌。一些重症患者无法外出接受胸部CT检查,他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尝试隔着防护服听诊。

  希望的使者什么样?一组数字可以作证——

  56岁,36年党龄,40年军龄……毛青说,自己得配得上写进履历里的每一个数字。无论是搬运物资、洗消防护,还是监督防控、救治病人,毛青总是忍着右髋关节的伤痛,冲锋在救治第一线。

  最美的天使什么样?一幅画面可以作证——

  一次,医疗队队员唐杰用湿棉签给一位患者湿润嘴唇时,患者突然呕吐起来。唐杰迅速清理污物,然后拿出床下的脸盆,倒上温水,一点点为患者擦拭干净……

  把人民的利益举过头顶,子弟兵的这个姿势定格在患者心中。

  深夜查完房,患者给值班军医胡宇发去短信,说出“心疼您”这3个温暖的字,就像亲人那样自然;佩戴呼吸机无法言语的患者,拉着护士的手,用指尖在她手心里反反复复写着同一个字:“谢”……

  这是患者的深深致敬——

  那天,武汉金银潭医院病房门口,两名患者康复出院。“我们现在康复了,向你们致敬!”印在队员赵孝英和战友们脑海中的,是两张充满感激的笑脸和两个不太标准的军礼。

  这是春天的最美约定——

  早樱似锦,2014世界杯网,陪伴着空寂。武汉大学代表武汉人民邀约所有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和家人明年春天一起来看樱花。他们恳切期盼:“到时请一定来!”

  这是一座城市的致谢——

  “武汉人民永远感谢您!武汉人民永远欢迎您!”3月31日,武汉市委、市政府向支援湖北医疗队发出感谢信。

  “他们不顾安危保护我们的生命,只有一个目的,把武汉还给我们,把我们还给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用一部两分多钟的城市宣传片,向一个个冲锋在抗击疫情一线的英雄致谢。

  他们的脚步和身影,

  书写着生命至上的战“疫”答卷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关键之时,彰显硬核力量。

  从抵达战“疫”一线那刻起,白衣战士不断刷新一个个“军队速度”,筑起人民群众安全生命线。

  火神山医院的建设使用,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这所全国瞩目的医院从交付使用前,战“疫”就开始了读秒。时间,一刻不停;数字,不断跳动;进展,不断加快……为了抢时间,军队医护人员一遍一遍熟悉环境,建立诊疗流程,克服重重困难应收尽收,应收早收。8天后,火神山医院收治患者就超千人。

  紧随其后,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进驻武汉泰康同济医院、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这是两所尚未改建完工的医院,军地医护人员携手整合医疗资源,最大限度拓展床位,成为生死战场上又一支“主力部队”。

  从发起战斗冲锋那刻起,白衣战士不断贡献着“军队智慧”,为人民群众点燃生命的希望。

  “充分发挥突击队和主力军作用,尽快研制出安全有效的疫苗、药物、检测试剂”“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最终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牢记习主席嘱托,军队广大医务人员和科研人员与时间赛跑,向科学要方法、要答案。

  3月中旬,一条重大新闻刷屏: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新冠疫苗于3月16日获批进入临床试验。

  在武汉抗击疫情一线,军队负责的各定点医院先后推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药物免疫疗法、“订单式”救治法等一系列新疗法,摸索出一条“精准化”用药、“全程化”疏导、“个性化”配餐、“亲情化”护理的救治方法。

  从无畏坚守战位那刻起,白衣战士不断创造一个个“军队奇迹”,为人民群众撑起生命的天空。

  一次次,他们带来信心——

  1月27日,中部战区总医院紧急收治了首例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的孕妇李女士。入院时,李女士的双肺已严重感染。

  为挽救母婴的生命,医院组织呼吸、重症、妇科、小儿科、感控、检验等10余个科室专家,就孕妇分娩可能出现的婴儿及医护人员感染等各种险情,先后4次会诊,制订了周全的救治方案。经紧急救治,母子平安,医护人员未被新冠病毒感染。

  一次次,他们带来希望——

  百岁老人王大爷入院时,患有阿尔兹海默症、高血压、心脏病、腹主动脉瘤、糖尿病、泌尿性感染等8种基础疾病,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为救治老人的生命,医院抽选呼吸重症、老年病等学科专家骨干,组建专门医疗和护理团队,安排24小时特级护理……半个月后,王大爷治愈出院。

  治愈患者突破1000人、2000人、5000人、6000人……军队医务人员的战“疫”成果,回应着习主席的高度赞誉:“军队医务人员牢记我军宗旨,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为党旗、军旗增添了光彩。”

  滔滔长江水,巍巍黄鹤楼。长江两岸,“武汉必胜”字样格外醒目;神州大地,已然春暖花开。

  惊涛拍岸,英雄的中国人民守望相助;骇浪扑面,英雄的子弟兵与人民同舟共济。冬去春来,武汉见证了中国军民身上蕴含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也见证了这股力量和这种精神共同书写的中国答卷。

  从空中俯瞰湖北武汉,密集的车流、璀璨的灯光……这个一度被按下“暂停键”的英雄城市,如今迸发着无限生机和活力。

  将镜头拉近一些,在火神山医院、在武汉泰康同济医院、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在中部战区总医院……那些日夜奋战的白衣战士,坚守与冲锋的身影仍那样坚定。

  那些被领袖点赞过的身影,是挺立风雨的坚强脊梁,是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也是休戚与共的责任担当……他们,将铭刻在一座城市的记忆里,铭记在一方百姓的心中。

  (解放军报武汉4月8日电)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献给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军队医护人员:沧海横流 方显英雄本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