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面对复杂老龄化,中国要进行哪些战略调整?

发布时间:2020-09-18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图片来自网络

世界经济论坛(WEF)2017年5月曾发布一份白皮书,标题是“我们将活到100岁——我们如何负担得起?”。WEF报告称,自上世纪中叶起,全球范围内预期寿命快速攀升,平均每5年上升1岁。1997年出生的人预期寿命已达100岁,10年后,该数字升至103岁。在老龄化走在各国前面的日本,当前的预期寿命已达107岁,这意味着将有平均长达45年的退休时光,这比日本人典型的工作年数还多出20%-25%。寿命延长为老龄化问题带来了新的变量,正常的人口结构老龄化、新生人口减少、再加上人口预期寿命延长,意味着人类将面临的老龄化超级复杂,挑战巨大。我们称这种老龄化为“复杂老龄化”。面对复杂老龄化,多种难解的问题接踵而来:超级复杂的老龄化形势,将对经济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现行的为10-15年退休时光设计的养老体系将面临何种压力?如何进行调整?未来的人口政策、移民政策、劳动力政策将如何调整?如何应对将在多个国家爆发的养老金支付缺口问题?未来的退休政策需要如何调整?

首先,超级老龄化将不断加剧。根据联合国日前公布的报告预计,世界范围内,生育率下降与老龄化加剧同时发生。女性的生育率将从2010-2015年的2.5下降至2045-2050年的2.2,到2095-2100年更是低至2。同时,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将在2050年翻一番,2100年则是当前的两倍多,也就是从当前的9.1亿飙升至2100年的31亿。其中,65%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出现在亚洲,14%出现在非洲,11%出现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从当前的1.37亿增长到2050年的4.25亿,到2100年,更将达到9.09亿。可见,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幅远远超过60岁及以上的这一群体。很显然,寿命延长将显著加剧超级老龄化。

首先,寿命延长最突出的影响是,人们必须工作更长的年数。WEF的报告预期,60-65岁就能退休的日子很可能成为过去时,可能只有超富裕的人群才能享有这种待遇。如果没有法定退休年龄的延迟或生育率的提高,全球的抚养比率会从今天的8∶1跌至2050年的4∶1。换句话说,预期寿命提高和生育率下降意味着更少的劳动年龄人口要支持更多的退休人口。目前多数国家只有极为渐进式的延迟退休。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超过65岁仍然在工作的人口比例已从1985年的10%上升至2015年的22%;70-74岁年龄段人口仍在工作的比例从5%上升至10%。

根据安邦咨询对国内研究成果的跟踪,中国20-64岁年龄段的劳动力在2015年后开始负增长,此后将沿着发达国家的老路继续下降,下降速度比日本还快。从人口支持比(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口)来看,中国在2010年略高于8,即8个劳动年龄人口对应1个老龄人。据学者易富贤、苏剑的研究(“2015-2080年中国人口形势展望”,《中国发展观察》2014年第12期),到2020年人口支持比将下降为不到5,2025年大约4.2,2030年则降至3.3左右。安邦的研究认为,老龄化加剧将带来对劳动力的“争夺”,未来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争夺年轻人口将会加剧,需要开放人口政策或移民政策,“进口”年轻的劳动力,中国在这方面将面临极大的压力。

其次,各国养老体系将面临极大的挑战。WEF的研究还测算了全球六大养老金储蓄国(美国、英国、日本、荷兰、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面临的养老金缺口(包括政府提供的第一支柱、企业提供的养老金以及个人储蓄)。如果维持目前多数国家60-70岁间的退休年龄不变,到2050年,六国缺口总额将高达224万亿美元,人均缺口可达30万美元。如果计入中国和印度两个人口超级大国,养老金缺口将从目前的70万亿美元上升至400万亿美元,相当于目前全球经济总量的5倍。全球退休金缺口目前也正以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提高,年均增速在4%-5%左右。在上述八国中,美国的缺口绝对规模最大,将从28万亿美元升至2050年的137万亿美元。中国和印度的年均增速最高,分别为7%、10%。中国当前缺口规模11万亿美元,与老龄化最为严重的日本相当,仅次于美国,2050年中国的缺口将攀升至119万亿美元,逼近美国水平。中印两国养老金缺口飞速扩大的问题极为麻烦。目前中印两国薪资增速分别高达约10%和6%。而长期持续的经济低增速环境也将带来低投资收益,目前3%-5%的股权投资收益水平和1%-3%的债券投资收益水平均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超级严峻的“复杂老龄化”,对中国形成的挑战格外严峻。中国是在工业化未完成、还未跻身发达国家的阶段进入的老龄化。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导致老龄人口的绝对数量庞大。根据安邦咨询的跟踪研究,2025年中国的老龄人口规模超过3亿,2030年会超过4亿。根据联合国2010年对中国人口的前景展望,到2050年左右,按情景分析中的“中方案”,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会达到30%,而且这一高比重将维持长达30年!

面对如此严峻的远期形势(其实也并不遥远),中国需要面向复杂的老龄化形势,进行从战略到政策的各个层面的调整。相关的调整涉及到人口生育政策、人口迁移政策、吸引外来移民与国籍政策、劳动与退休政策、养老制度改革与养老金政策调整、老龄产业与老龄服务业政策布局、面向老龄化的医疗制度改革等等。

令人担心的是,目前老龄化问题的复杂性和巨大影响,在国内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全社会角度为此进行的资源准备、政策准备、人力准备还严重不足,相当大一部分的社会经济资源还是着眼于解决当前的短期问题。

其实,老龄化问题与其他问题都不同,它无可避免。国家之间的战争可以化解,外交关系可以通过利益调整来改善,但唯独老龄化是不可避免、无法躲闪的问题,它是我们要面临的必然性。

全世界都将面临复杂老龄化的挑战,中国面对的问题尤其严峻,且无可逃避。中国需要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从现在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政策布局和调整,否则,复杂的超级老龄化问题将在未来成为拖累中国发展和降低中国人幸福感的大问题。

(文章经安邦咨询公司授权发布)

责编:刘琼、耿佩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面对复杂老龄化,中国要进行哪些战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