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作曲家比才與世界歌劇舞台的不朽名作《卡門》

发布时间:2018-10-27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原標題:作曲家比才與世界歌劇舞台的不朽名作《卡門》

  今年是喬治·比才誕辰180周年。

  “喬治·比才是何許人?《卡門》的作曲家。”這是當代德國作家、戲劇顧問和新聞評論家沃爾夫岡·維拉切克在他介紹50部經典歌劇的書中寫下的。這行文字令人想到年過八旬的理查·施特勞斯一次介紹自我時說的一句十分相似的話:“我是《玫瑰騎士》的作曲家。”縱觀古今中外偉大的藝術家們,他們中很多人都以創作豐碩而令人敬佩贊嘆,但在他們的作品中,經常有一部——按照哲學家尼採的表述——“獨步於千百部作品之上”,不僅作為代表作而與其創作者的名字緊密相連,而且以其強大的藝術生命力為世世代代的人們所鐘愛。法國作曲家喬治·比才和他的《卡門》,無疑屬於這方面的典型例証。

作曲家比才與世界歌劇舞台的不朽名作《卡門》

  2010年中國國家大劇院版《卡門》 王小京攝

  喬治·比才是19世紀下半葉法國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法蘭西歌劇的曠世之才,1838年10月25日在巴黎出生,1875年6月3日逝世於巴黎附近的布雷瓦爾。在不到37載的人生歷程中,他創作了多部歌劇以及戲劇配樂、交響曲、鋼琴曲、歌曲和教堂音樂等作品,而其中的歌劇《卡門》和戲劇配樂《阿萊城姑娘》,不僅使得比才有充分資格躋身於19世紀法蘭西民族文學藝術殿堂那些彪炳青史的大師行列,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卡門》足跡遍布之廣,甚至讓比才這一名字的響亮度超過很多偉大的作家和藝術家。

作曲家比才與世界歌劇舞台的不朽名作《卡門》

  1875年《卡門》首演時的第一幕(版畫) 資料圖片

  1.音樂天才

  比才自幼就顯露出不同凡響的音樂天賦,他甚至被視為像莫扎特那樣的音樂神童。父母雙親的遺傳以及家庭的熏陶,對於他的成長均有重要影響。他的父親是一位聲樂教師,母親能在鋼琴上彈奏出優美的曲調。1848年10月,比才被巴黎音樂學院錄取,此時離他的10歲生日還有兩個星期。在巴黎音樂學院,他隨馬蒙泰爾學習鋼琴,同時隨阿萊維和作曲家古諾學習作曲。而在7年后,16歲的比才已經被他的恩師阿萊維稱為“偉大的作曲家”。而這位“偉大的作曲家”在他的17歲生日剛剛過去幾天,便開始動筆創作他的《C大調交響曲》,僅用了一個月時間就大功告成。可惜這首交響曲在作曲家生前未得到機會演出,在他去世半個多世紀后,才由著名指揮家菲利克斯·魏因加特納指揮在巴塞爾首演。與貝多芬的《第一交響曲》有著相同調性的比才的《C大調交響曲》,既洋溢著法蘭西風格的歡樂之情,又有很多段落不乏宏偉氣勢。如今它成為很多指揮家、樂團和音樂會聽眾鐘愛的交響曲。

作曲家比才與世界歌劇舞台的不朽名作《卡門》

  喬治·比才 資料圖片

  青少年時代的比才還以技巧精湛的鋼琴演奏而引人矚目,並曾在數次鋼琴比賽中獲獎。在一次音樂界人士的聚會上,他極為流暢的視奏能力甚至讓“鋼琴之王”李斯特贊嘆不已。在作曲方面,1856年,他參加了在巴黎樂壇享有盛譽的作曲家雅克·奧芬巴赫主導舉行的青年作曲家獨幕輕歌劇比賽,他以《奇跡博士》而與另一位同行並列獲獎,獎金為1200法郎。而更重要的獎項是於第二年到來的羅馬大獎,這使得19歲的比才有機會赴意大利深造。他於1857年1月到達羅馬聞名遐邇的美第奇別墅,發現這裡的隆冬時節竟然像巴黎的仲夏一般溫暖。這段經歷給他的人生帶來多方面深刻影響,包括他后來創作歌劇時對溫暖的故事發生地的傾心——《採珠人》的故事發生在作曲家從未有機會涉足的遙遠的熱帶島國錫蘭,即今天的斯裡蘭卡。

作曲家比才與世界歌劇舞台的不朽名作《卡門》

  歌劇舞台第一個《卡門》 資料圖片

  2.《阿萊城姑娘》

  然而羅馬大獎並不能保証比才在音樂道路上一帆風順。在他的人生道路上有過艱辛掙扎的低谷。他不得不以教學生鋼琴和作曲為自己掙取生活費用。然而,這一切注定要成為“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考驗與磨礪。比才始終不渝地傾心於音樂尤其是歌劇創作。他在19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完成的幾部歌劇《唐普羅科皮奧》《伊凡四世》《採珠人》和《珀斯麗姝》(《珀斯的美女》),有些音樂史家認為有著過多模仿前輩作曲家羅西尼、梅耶貝爾和古諾的痕跡,但無疑已顯示出作曲家在歌劇領域的天才。《採珠人》第一幕男高音與男中音演唱的二重唱“在這座聖殿深處”,即使與歌劇中最膾炙人口的二重唱相比也毫不遜色﹔而《珀斯麗姝》中男高音的小夜曲,有著打動心弦的甜美旋律。比才於1872年創作的《阿萊城姑娘》,盡管只是為阿方斯·都德的戲劇演出所提供的27段配樂,且演奏配樂的樂隊僅有26位樂手——再多一位,劇院方面都不可能聘用——卻成為繼貝多芬、舒伯特和門德爾鬆之后最出色的戲劇配樂。

  不過,當伴隨著比才配樂的《阿萊城姑娘》於1872年10月1日晚首演時,巴黎的時尚聽眾卻並不欣賞舞台上“鄉村小院裡的愛情悲劇”,甚至覺得比才的音樂打擾了他們觀劇。這一晚讓都德深受傷害,他后來回憶:“我懊喪地走出劇院,我的耳朵裡仍充溢著感情場面引起的愚蠢笑聲。”而比才則設法讓他譜寫的配樂作為獨立音樂作品出現於音樂會上。一個月后的11月10日,由《阿萊城姑娘》配樂的4段選曲——《前奏曲》《小步舞曲》《小柔板》和《鐘聲》——組成的管弦樂組曲《阿萊城姑娘》與聽眾見面,受到歡迎。比才在巴黎音樂學院的同窗和摯友、作曲家埃內斯特·吉羅認為,《阿萊城姑娘》配樂中還有其他一些優美樂曲不應湮沒無聞,於是在作曲家逝世后,他又選取了3段,即《田園曲》《間奏曲》和《法蘭多爾舞曲》,再加上歌劇《珀斯麗姝》中的《小步舞曲》,成為《阿萊城姑娘》第二組曲。兩部組曲早已成為眾多古典音樂愛好者熟悉的名曲,尤其是第二組曲的最后一曲《法蘭多爾舞曲》,在普羅旺斯長鼓的急促鼓點中越來越熱烈的音流,兩個旋律的對位交織,描繪出熱烈的民間舞蹈場面,成為深得人們喜愛的管弦樂名曲。

  這顯示出,在都德的戲劇《阿萊城姑娘》鮮有機會被搬上舞台的今天,脫離了戲劇的配樂卻顯示出持久而獨立的生命力。如今《阿萊城姑娘》偶爾作為戲劇上演,反而更多的是出於人們想“還原”比才配樂原始“語境”的願望。而很多音樂愛好者們在聽《阿萊城姑娘》組曲尤其是其中經常作為音樂會加演曲《法蘭多爾舞曲》時,甚至並不知道所聽到的音樂與《最后一課》的作者都德、與《磨坊文札》有關系。

  3.《卡門》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作曲家比才與世界歌劇舞台的不朽名作《卡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