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作曲家比才与世界歌剧舞台的不朽名作《卡门》

发布时间:2018-11-07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今年是乔治·比才诞辰180周年。

  “乔治·比才是何许人?《卡门》的作曲家。”这是当代德国作家、戏剧顾问和新闻评论家沃尔夫冈·维拉切克在他介绍50部经典歌剧的书中写下的。这行文字令人想到年过八旬的理查·施特劳斯一次介绍自我时说的一句十分相似的话:“我是《玫瑰骑士》的作曲家。”纵观古今中外伟大的艺术家们,他们中很多人都以创作丰硕而令人敬佩赞叹,但在他们的作品中,经常有一部——按照哲学家尼采的表述——“独步于千百部作品之上”,不仅作为代表作而与其创作者的名字紧密相连,而且以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为世世代代的人们所钟爱。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和他的《卡门》,无疑属于这方面的典型例证。

  乔治·比才是19世纪下半叶法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法兰西歌剧的旷世之才,1838年10月25日在巴黎出生,1875年6月3日逝世于巴黎附近的布雷瓦尔。在不到37载的人生历程中,他创作了多部歌剧以及戏剧配乐、交响曲、钢琴曲、歌曲和教堂音乐等作品,而其中的歌剧《卡门》和戏剧配乐《阿莱城姑娘》,不仅使得比才有充分资格跻身于19世纪法兰西民族文学艺术殿堂那些彪炳青史的大师行列,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卡门》足迹遍布之广,甚至让比才这一名字的响亮度超过很多伟大的作家和艺术家。

作曲家比才与世界歌剧舞台的不朽名作《卡门》

  2010年中国国家大剧院版《卡门》王小京摄

   1.音乐天才

  比才自幼就显露出不同凡响的音乐天赋,他甚至被视为像莫扎特那样的音乐神童。父母双亲的遗传以及家庭的熏陶,对于他的成长均有重要影响。他的父亲是一位声乐教师,母亲能在钢琴上弹奏出优美的曲调。1848年10月,比才被巴黎音乐学院录取,此时离他的10岁生日还有两个星期。在巴黎音乐学院,他随马蒙泰尔学习钢琴,同时随阿莱维和作曲家古诺学习作曲。而在7年后,16岁的比才已经被他的恩师阿莱维称为“伟大的作曲家”。而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在他的17岁生日刚刚过去几天,便开始动笔创作他的《C大调交响曲》,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就大功告成。可惜这首交响曲在作曲家生前未得到机会演出,在他去世半个多世纪后,才由著名指挥家菲利克斯·魏因加特纳指挥在巴塞尔首演。与贝多芬的《第一交响曲》有着相同调性的比才的《C大调交响曲》,既洋溢着法兰西风格的欢乐之情,又有很多段落不乏宏伟气势。如今它成为很多指挥家、乐团和音乐会听众钟爱的交响曲。

  青少年时代的比才还以技巧精湛的钢琴演奏而引人瞩目,并曾在数次钢琴比赛中获奖。在一次音乐界人士的聚会上,他极为流畅的视奏能力甚至让“钢琴之王”李斯特赞叹不已。在作曲方面,1856年,他参加了在巴黎乐坛享有盛誉的作曲家雅克·奥芬巴赫主导举行的青年作曲家独幕轻歌剧比赛,他以《奇迹博士》而与另一位同行并列获奖,奖金为1200法郎。而更重要的奖项是于第二年到来的罗马大奖,这使得19岁的比才有机会赴意大利深造。他于1857年1月到达罗马闻名遐迩的美第奇别墅,发现这里的隆冬时节竟然像巴黎的仲夏一般温暖。这段经历给他的人生带来多方面深刻影响,包括他后来创作歌剧时对温暖的故事发生地的倾心——《采珠人》的故事发生在作曲家从未有机会涉足的遥远的热带岛国锡兰,即今天的斯里兰卡。

作曲家比才与世界歌剧舞台的不朽名作《卡门》

  乔治·比才资料图片

   2.《阿莱城姑娘》

  然而罗马大奖并不能保证比才在音乐道路上一帆风顺。在他的人生道路上有过艰辛挣扎的低谷。他不得不以教学生钢琴和作曲为自己挣取生活费用。然而,这一切注定要成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考验与磨砺。比才始终不渝地倾心于音乐尤其是歌剧创作。他在19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完成的几部歌剧《唐普罗科皮奥》《伊凡四世》《采珠人》和《珀斯丽姝》(《珀斯的美女》),有些音乐史家认为有着过多模仿前辈作曲家罗西尼、梅耶贝尔和古诺的痕迹,但无疑已显示出作曲家在歌剧领域的天才。《采珠人》第一幕男高音与男中音演唱的二重唱“在这座圣殿深处”,即使与歌剧中最脍炙人口的二重唱相比也毫不逊色;而《珀斯丽姝》中男高音的小夜曲,有着打动心弦的甜美旋律。比才于1872年创作的《阿莱城姑娘》,尽管只是为阿方斯·都德的戏剧演出所提供的27段配乐,且演奏配乐的乐队仅有26位乐手——再多一位,剧院方面都不可能聘用——却成为继贝多芬、舒伯特和门德尔松之后最出色的戏剧配乐。

  不过,当伴随着比才配乐的《阿莱城姑娘》于1872年10月1日晚首演时,巴黎的时尚听众却并不欣赏舞台上“乡村小院里的爱情悲剧”,甚至觉得比才的音乐打扰了他们观剧。这一晚让都德深受伤害,他后来回忆:“我懊丧地走出剧院,我的耳朵里仍充溢着感情场面引起的愚蠢笑声。”而比才则设法让他谱写的配乐作为独立音乐作品出现于音乐会上。一个月后的11月10日,由《阿莱城姑娘》配乐的4段选曲——《前奏曲》《小步舞曲》《小柔板》和《钟声》——组成的管弦乐组曲《阿莱城姑娘》与听众见面,受到欢迎。比才在巴黎音乐学院的同窗和挚友、作曲家埃内斯特·吉罗认为,《阿莱城姑娘》配乐中还有其他一些优美乐曲不应湮没无闻,于是在作曲家逝世后,他又选取了3段,即《田园曲》《间奏曲》和《法兰多尔舞曲》,再加上歌剧《珀斯丽姝》中的《小步舞曲》,成为《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两部组曲早已成为众多古典音乐爱好者熟悉的名曲,尤其是第二组曲的最后一曲《法兰多尔舞曲》,在普罗旺斯长鼓的急促鼓点中越来越热烈的音流,两个旋律的对位交织,描绘出热烈的民间舞蹈场面,成为深得人们喜爱的管弦乐名曲。

  这显示出,在都德的戏剧《阿莱城姑娘》鲜有机会被搬上舞台的今天,脱离了戏剧的配乐却显示出持久而独立的生命力。如今《阿莱城姑娘》偶尔作为戏剧上演,反而更多的是出于人们想“还原”比才配乐原始“语境”的愿望。而很多音乐爱好者们在听《阿莱城姑娘》组曲尤其是其中经常作为音乐会加演曲《法兰多尔舞曲》时,甚至并不知道所听到的音乐与《最后一课》的作者都德、与《磨坊文札》有关系。

   3.《卡门》

  而真正让比才成为法兰西音乐旷世之才的力作,是取材于普罗斯佩·梅里美同名小说的歌剧《卡门》。在改编自文学和戏剧作品的歌剧中,有的歌剧在成就和魅力上不及原作,有的与原作分庭抗礼,而有的则让原作黯然失色。1894年3月,比才同时代的作曲家马斯奈根据法郎士的小说改编创作的歌剧《泰伊思》在巴黎歌剧院首演,之后马斯奈收到了法郎士写下的感激之词:“您将我的可怜的泰伊思提升为一流的歌剧女主角。”而比才的歌剧难道不是将梅里美笔下的吉普赛女郎卡门“提升为一流的歌剧女主角”?

作曲家比才与世界歌剧舞台的不朽名作《卡门》

  1875年《卡门》首演时的第一幕(版画)资料图片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作曲家比才与世界歌剧舞台的不朽名作《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