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山高水远就此别过 武侠小说泰斗金庸逝世享年94岁

发布时间:2018-11-15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10月30日晚,武侠小说泰斗金庸逝世,享年94岁。

  他是一个时代的神话,有人说他是“文坛圣侠”,有人说他是香港“良知的灯塔”。他椽笔一挥,就勾勒出一个江湖,那里月白风清、古风犹存,有儿女情长,也有家国天下,回响着整个文化中国的余韵。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金庸,原名查良镛,1955年把“镛”字拆开,成了金庸。“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是他一生作品的总结,除此之外,还有一本《越女剑》。

  上世纪80年代初,生活在内地的人们,唯一的娱乐生活只是一台黑白电视机时,金庸小说悄然进入。尽管盗版书籍简陋伧俗,却像一道绚丽的闪电划过夜空,为很多人开启了一个绮丽的新世界,那些藏在被窝里读金庸的日子承包了几代人的青春记忆。

  因为金庸,我们初识壮志豪情和快意恩仇:乔峰带领燕云十八骑勇闯少室山,奔腾如虎风烟举;胡一刀和苗人凤惺惺相惜,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我;刘正风满门被灭,依然与魔教知己曲洋合奏一曲《笑傲江湖》,郭靖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因为金庸,我们也体会到儿女情长的无奈与执着:华筝与郭靖在漠北青梅竹马,郭靖却爱上了江南女子黄蓉;杨过苦等小龙女16年,身后一串姑娘都跟着误了终身……

  我们一边感慨命运的造化弄人,一边又为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黄药师的“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那些美丽而神奇的招式心之神往;还有少林寺的扫地僧、隐居华山的风清扬,成为我们人生观的一种;当然,还有那些博大精深的诗词歌赋、阴阳八卦、药石病理、奇门遁甲,总是让人感慨吾国文化之伟大。

  金庸曾说自己是“用中国语言写中国故事”。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说:“某种意义上,很多人尤其是海外华人,是从金庸的武侠小说入手,去了解中国文化。”

  金庸的粉丝遍布天下。牟宗三最喜欢《鹿鼎记》,余英时最爱《射雕英雄传》,陈世骧则是《天龙八部》的粉丝,李开复也曾在自传中写到他对于金庸的喜爱,他在美国上学期间一直在看金庸的小说,把每一本金庸小说都读了整整5遍。

  2000年,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托朋友代自己在香港约见自己的偶像金庸,他像小迷弟一样激动了几天,兴冲冲地期待着与金庸见面和签字。马云还用金庸小说中的武林圣地来命名公司房间,办公室叫“桃花岛”,会议室叫“光明顶”。

  “如果在小说中选一个角色,我愿做段誉”

  创作了那么多豪气万丈的大侠,金庸也被人们视为“查大侠”,但金庸却不想做,他说:“如果在我的小说中选一个角色让我做,我愿做《天龙八部》中的段誉,他身上没有以势压人的霸道,总给人留有余地。”

  早年,金庸的理想是当外交官,但因“侠气”傍身,为同学打抱不平而被学校开除。他后来说:“虽然没有成为一名外交官,但我并不后悔。我自由散漫的性格确实不适合做这个职业。外交官的规矩太多,说不定做到一周我就被开除了。”

  尔后,命运把他带进了人生的另一个方向。

  1946年秋天,《大公报》刊登启事: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三名国际电讯编辑。应聘者蜂拥而来,金庸凭借自己的才华从3000人中脱颖而出,进入上海《大公报》。

  1948年,《大公报》香港版复刊,金庸被派到香港工作,两年后又被调到《大公报》旗下的《新晚报》做副刊编辑。时任《新晚报》总编辑的罗孚见比武擂台会受很多人关注,于是决定邀请编辑陈文统在报刊上连载武侠小说,陈文统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梁羽生”。

  1955年2月初,梁羽生的《草莽龙蛇传》快连载完了,但他还没有想好下一部写什么。罗孚便只好找到另一个武侠迷金庸:“梁羽生顾不上了,只有你上了。”于是,1955年2月8日,金庸在《新晚报》的“天方夜谭”版开始连载《书剑恩仇录》,每天一段,一共连载了574天。

  从1955年到1972年金庸一共创作了15部长、中、短篇小说。1972年底,金庸公开宣布封笔:“如果没有什么意外,《鹿鼎记》是我最后的一部武侠小说了。”

  有学者说,金庸的小说既吸收了中西文学的艺术经验和叙事技巧,如心理描写、审美抒情,又继承了古典章回小说的形式,间有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和典章文物、历史名人、内地风光,大大慰藉了当时香港移民“北望神州”的文化乡愁。而金庸武侠小说里的地理范围,也大大开拓了香港人的阅读空间和想象边界,人们能够跟随《书剑恩仇录》的陈家洛,从戈壁游历至江南,跨越中原的华山、嵩山、泰山,抵达北京紫禁城、东北长白山;也跟随《射雕英雄传》的郭靖,从蒙古大漠来到中土江湖;还跟随《天龙八部》的萧峰,壮游辽阔的大理、西夏、宋朝与辽国,为当时的读者,勾勒出一个磅礴的、史诗般的民族想象。

  “不能被书中的英雄瞧不起”

  金庸骨子里的“侠气”还体现在他作为一个报人的担当。

  20世纪50年代后,香港风气复杂。走到哪里,都是一片说谎声。金庸忍不住了:“我必须发声。”于是,他找到昔日同学沈宝新,两人一起出资,创办了《明报》。办《明报》要10万块,金庸自己就出了8万。《明报》创刊后,他每天一篇社论,在众多报纸中独树一帜。此外,他还将家国天下的主题融入小说中,于是便有了《神雕侠侣》《飞狐外传》《倚天屠龙记》等作品。

  身为持续发出声音的公众人物,金庸必然会被某些势力视为眼中钉。有人放出话来:要消灭五个香港人,排名第二的就是金庸。最危险的一段时间,金庸听到风声,还跑去欧洲躲藏了1个月。连载的《天龙八部》只好找倪匡代笔。1个月后,金庸回到香港,倪匡笑着对他说:“抱歉抱歉,我讨厌阿紫,所以把她的眼睛写瞎了。”

  后来,不屈服的金庸又撰写了《笑傲江湖》与《鹿鼎记》。金庸说:“我虽然成为暗杀目标,生命受到威胁,内心不免害怕,但我决不屈服于无理的压力之下,以至被我书中的英雄瞧不起。”

  除了写小说,时至晚年的金庸也从来不闲着,不仅81岁高龄时申请就读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还在浙江大学等诸多大学担任教授,尽管质疑多多,但他始终坚持教给学生一种人文精神,“我教学生尽量做正派的人,即使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不要全心全意去贪污”。 (记者石晓丹)

  金庸一生感情曲折,却是爱情一等一的高手。他是武林的泰斗,更是绝世情圣。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山高水远就此别过 武侠小说泰斗金庸逝世享年94岁